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生态环保立体化防治法规体系建立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7 22:45:02
热度:87

生态环保立体化防治法规体系建立上管天 下管地 中间管空气生态环保立体化防治法规体系建立环保产业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五个督察组针对山西、安徽、湖南、陕西

上管天 下管地 中间管空气

生态环保立体化防治法规体系建立

环保产业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五个督察组针对山西、安徽、湖南、陕西等10个省“回头看”完成进驻工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加上常态化、滚动式的环保督察行动,我国环境保护正在步入“强监管”时代。与此同时,强监管也成为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水陆空”立体化防治法规体系逐步建立

为保障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的有效落实,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业内分析认为,伴随国内法规体系的建立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突破,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修复体系也呼之欲出。

近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公司总经理高艳丽表示,相比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等已具有成熟产业链的领域,土壤保护政策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强化了在法律制度框架下土壤污染防治的政府责任、污染者责任,土壤修复向着明确主体责任、“依法治污”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加上此前已经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法规体系已经建立完善,也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法律保障。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说,近几年环保领域法律的制、修订力度很大,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评法等。未来阶段,将会按照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和文明执法的要求,进一步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

环保法长出“牙齿”监管力度加大

据了解,5个督察组于今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陆续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10个省实施督察进驻。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督察组责令整改12240家;立案处罚2991家,罚款21414.36万元;约谈1804人,问责2177人。

李干杰此前表示,近年来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新环保法自2015年正式实施,三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这部被誉为历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在实践中长出了“牙齿”。

“2015年8月中央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2015年12月启动河北省督察试点,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已经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介绍说,“通过整改问责,各地不仅解决了一大批具体环境问题,也夯实了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机制,达到了环保督察的根本目标。”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新环保法出台后,这几年执法手段、执法规定有了明显增加,执法效果相应增强。生态环境部针对环境领域执法案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查处的违法案件有23.3万件,相比2014年增加了180%;2017年罚款总额是115.8亿元,相比2014年增加了265%。同年,生态环境部移送公安部门的案件中,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分别有8600多件和2700多件,和201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2.9%和35%。

值得一提的是,环保督察组在地方掀起“环保风暴”的同时,既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完成进度、河流湖泊治理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考核问责,也监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密集通报了多起中央环保督察后污染反弹及整改不力的事件。为防止环保整改出现“一阵风”的现象,将从2019年开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部多次表示,环保督察将逐渐成为滚动式、常态化和制度化。此外,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部署了七项标志性重大战役和四个专项行动。通过多维度、立体式的专项治理和监管执法相结合,确保污染法治攻坚战的顺利推进。

“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GDP业绩,对环境污染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污染防治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主动污染或者放任污染都要追究法律责任,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河北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2018年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重拳出击,对环境违法行为果断亮剑,对整个环保行业影响深远。“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形成遵法守法新常态,从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保产业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生态环境部表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在日前的一次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外界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看得更多的可能是‘霹雳手段’,希望能从中看到‘菩萨心肠’,感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的良苦用心。”他说,加强环境执法,常态化环保督察,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强监管时代”,也为地方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动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光大水务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刮骨疗毒’的阶段,政府强力的监管措施,不仅促使各地综合施策,加强生态环境各要素统筹治理与修复,也对环境违法企业产生强大震慑,为守法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部分环保企业前期发展过程中野蛮生长、盲目扩张、恶性竞争等行业乱象正在改善”。

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表示,“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环保产业增速是17%左右;2018年环保工程、设备公司的增幅也达到15%到30%的水平。”他认为,环保产业是一个受政策性影响较强的产业。“依法常态环境监管是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中也认为,“‘强监管’还需要更‘强’,各类专项行动都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但从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来看,约束性指标仍有待进一步落实。”马中表示,虽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加大了监管力度,但还有一些已经制定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实,许多环保产业需求还没有真正释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