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化工园区减半、数十家企业整合转移:中小炼化企业已行至十字路口!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10-28 20:15:04
热度:66

化工园区减半、数十家企业整合转移:中小炼化企业已行至十字路口!当前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小型炼化企业期待中的春天却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关乎生死的戏码接连上演,这究竟是为什么?日前,

当前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小型炼化企业期待中的春天却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关乎生死的戏码接连上演,这究竟是为什么?

日前,浙江浙石油贸易有限公司经商务部审核符合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要求,有望成为首家中外合资身份进行原油进口贸易操作的企业。

至此,被誉为地方炼化企业福音的“原油进口资质开放”,已走过近5个年头。

数据显示,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计划为2.02亿吨,数十家地方炼化企业将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

从顶层设计来看,市场正变得愈加公平开放,但现实中炼化企业的挑战却有增无减,尤其中小型炼化企业过得并没有如想象的那般“惬意”。

数年间,很多中小炼化企业或走向死亡,或束手以待,等待被整合收割,即便奋力突围的中小企业也走到了关乎命运的十字路口。

01开放的竞争更残酷

纵观全国炼化行业,原油进口资质开放以来,民营炼油企业两极分化的格局愈加明显。

据了解,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已经下放完毕,全年累计42家地方炼厂获批原油进口配额12112万吨。

其中,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代表恒力石化获批原油进口配额1680万吨,山东地炼龙头东明石化获批750万吨,东北地炼一哥辽宁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获批700万吨,仅三者就斩获3130万吨原油配额,占比超1/4。

其余39家地方炼油企业,除了因建设节奏,原油进口配额暂时限制的浙江石化,原油进口配额平均在230万吨左右的水平,炼化规模相对较小。这些企业很大一部分,在与原油进口资质开放催生的大型炼化项目的竞争中,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

2018年以后,石油炼化行业计划投建单体产能千万吨以上、工艺链覆盖精细化工的大型炼化一体化炼化项目规模共3.2380亿吨,这些大型项目所处区域均距大型港口较近,进口原油配额等量匹配,综合竞争力优势明显。

反观中小型炼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产业产能过剩,国内工业活动放缓导致下游消费量增速降低的形势下,炼油行业利润普遍下滑,企业压力陡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炼油业营业收入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412.8亿元。

与炼油行业整体盈利相比,中小型炼化企业云集的山东地炼则陷入了亏损。

据能源机构监测,7月中旬山东炼油厂常减压开工率为50.7%,开工率再创2017年以来的新低。山东当地产业链完善的大型炼油厂的盈利能力已经处于盈亏平衡状态,规模小的炼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已陆续有地炼企业开始停工检修。

业内人士披露,现在还有一些炼油厂为了完成当年原油的进口配额指标,即便亏损仍在继续生产,以确保下一年获得足额的原油进口配额指标。

从上不难看出,中小型炼化企业在享受“原油进口资质开放”红利的同时,另一边却陷入了困境,由于落后产能、规范经营、油品升级等问题的多方掣肘,中小型炼化企业已然跟不上市场节奏。

02艰难前行的中小型地炼企业

据了解,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规模可能超过全部原油进口贸易量的40%,仅以规模来看,民营炼化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实际上地炼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位地炼企业负责人曾透露,“不考虑前期装置投入,油品质量每上升一个级别,增加420元/吨的脱硫成本,炼厂需要承担210元的成本,这对地炼来说打击甚重。”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油品升级节奏紧凑,2015年中国全面实施了国四柴油标准,到2017年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供应,时隔两年,全国规划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按照目前油品的迭代速度,地方民营炼化企业要想保住市场,只能疲于设备技术升级改造。但每套价值上千万元的脱硫装置、加氢装置,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民营企业很难承担。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油品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小型地炼企业的逐步淘汰将是一个必然而缓慢的过程。

而且伴随着越来越严的环保、安全督察,中小型炼化企业向下游化工延展,发展一体化的突围之路也越来越窄了。

以占据地炼产能半壁江山的山东为例,山东省自2017年以来,着手整治化工产业的散乱状态,并研究制定化工园区的标准。

目前,山东省政府已经分四批公布了85个化工园区,其中综合园区75家、专业园区10家,化工园区从整治前的199家整合到85家,数量下降了58%。

与此同时,山东省还对化工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评级评价,参评的6094家企业中有2354家因种种原因未达评级标准。对于这些企业,山东省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责令关闭退出,目前已有1334家企业公示退出。

如是,油品升级的“痛”,化工转型的“难”,注定了中小型炼化企业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

03中小型炼化企业:整合or关停?

有迹象显示,在石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的规划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民营炼化企业发展已经走在了关乎生死的岔路口。

“十三五”期间,国家为破解产能过剩,提出《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

如此,中小型炼化企业需要承受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挤压”。

以山东为例,山东此番并未在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名单之列,但在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下,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蓄势待发,中小型炼化企业为此“让路”已成定局。

日前,东营、淄博、日照、德州、滨州等地9家地炼企业已达成整合意向,这9家企业合计常减压加工能力2500万吨/年,拥有进口原油使用配额1480万吨/年。按照1:1.25的产能置换标准,9家地炼企业能够置换2000万吨新产能。

实际上,此番9家中小型地炼企业的整合转移,仅仅是山东地炼转型的开始。按照9月初召开的山东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政策解读会议,2022年前山东要完成整合转移的地炼合计22家,其中50%在东营,50%要在明年完成。

研究数据显示,山东省内300万吨以下的炼能合计4610万吨共计38家,超过此番规划整合转移的22家。按照披露的山东省地炼产能整合转移细则,不在整合转移计划内的,如果不符合一体化标准,拆除是大概率事件。

如此来看,在市场不断改变和开放的同时,如何进行产能升级,终究是广大炼化企业绕不开话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