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新能源汽车:骗补漏洞到底能不能堵住?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7-01-14 09:34:03
热度:

新能源汽车:骗补漏洞到底能不能堵住? 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开始实施。新补贴政策的最大看点是, “门槛”提高,普惠式补贴退场。同时,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严惩骗补。说起

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开始实施。新补贴政策的最大看点是, “门槛”提高,普惠式补贴退场。同时,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严惩骗补。

说起新能源汽车骗补,还真是触目惊心。去年9月,财政部检查发现,一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在曝光的汽车骗补五大典型案例中,五只“硕鼠”涉及资金10亿元。

上个月,工信部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给予“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这是国家自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制度以来,第一家被取消生产资质的企业。据介绍,吉姆西公司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亿元。

工信部的处罚措施还包括,对涉及“有牌无车”的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

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决不允许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这些举措,彰显了国家整顿新能源汽车领域骗补问题、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很多人好奇,这些企业是怎么把补贴资金骗到手的?以前的补贴方式存在哪些漏洞?新能源汽车补贴到底应该怎么补?

骗补分三类:“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

“我们初步调查分析,骗补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有牌无车、有车缺电和标识不符这三种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表示。

车辆根本未生产,是怎么骗取财政补贴的?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企业先制造出新能源汽车,检验合格或完成销售上牌后,再申请补贴。根据机动车生产相关管理规定,车辆在注册登记之前,都需有唯一的车辆识别代号,而且应取得合格证。部分企业通过虚报车辆合格证来虚报产量,甚至给未生产车辆上牌照,并以此申请补贴。

“这在流程上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未生产车辆,或生产未完成就申请财政补贴,有牌无车属于骗补行为。”张连起指出,比如,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有1683辆车生产未完工,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超过5亿元。

还有的骗补,是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参数上作假,即“标识不符”。企业通过虚报续驶里程、电池参数、车辆长度(客车)等指标信息,获取资格、申请更高补贴。此外,车辆的电池成为骗补的关键载体,存在有的汽车没有安装电池,根本无法上路,却申请财政补贴情况。

没有“出生”的汽车,是怎样拿到合格证的?又是怎么上的牌照?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靠企业自己是无法办到的,得有“内应”才行啊!果然,江苏省根据财政部检查结果,依法对涉嫌诈骗的苏州吉姆西实际控制人杨水平等相关人员执行逮捕,依法对涉嫌滥用职权的苏州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人员执行逮捕。对于这些恶意骗补绝不能手软,要坚决剔除“害群之马”。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