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新能源汽车“骗补”处罚公布 产业市场化加速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12-25 10:01:17
热度:

新能源汽车“骗补”处罚公布 产业市场化加速 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2015年是飞速发展之年,那么2016年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行业的调整之年。从年初的新能源

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2015年是飞速发展之年,那么2016年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行业的调整之年。从年初的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曝光,到四部委雷厉风行地展开专项督查,再到9月部分严重“骗补”典型案例公开,可以说在今年市场销量继续攀升的平静表象之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上暗流奔涌。

而如今年关将至,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第一道“判决书”终于下达———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门户网站公布了对河南少林客车、深圳五洲龙汽车、苏州金龙汽车、奇瑞万达贵州客车等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对涉及“有牌无车”的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对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更是下达了“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告知书。

中央地方联动 严肃处理“骗补”

自今年1月曝光以来,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受到行业、社会乃至国际汽车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务院高度重视下要求严肃查处骗补行为。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上下联动,开展全面彻底地专项督查行动,对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惩处,对涉事企业和相关人员不仅进行了曝光,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追缴“骗补”资金、处以罚金、取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格、取消/暂停企业生产资质和公告目录车型等处罚措施,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可以说,2016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被“骗补”清查贯穿始终:今年2月至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3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表态,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要严肃处理,发现一起处置一起;3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新能源“骗补”调查情况,重点曝光了苏州吉姆西涉嫌“骗补”情况;9月初,财政部将部分严重“骗补”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曝光;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发布了对上述四家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涉及“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问题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陆续下达了处理处罚文书,其中对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给予“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苏州吉姆西也由此成为国家自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制度以来的第一家被取消生产资质的企业。

除国家层面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严肃处置外,地方政府也根据核查结果随后启动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法律程序。自此,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给予了明确的处置决定,传递出国家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态度和决心,并通过专项整治工作以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督查机制,规范发展秩序,完善发展环境。

“相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处理是非常及时的,惩罚很严厉,但力度也把握得比较合理,可以说是罚当其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这样的严惩对于问题企业的利润、品牌形象等各方面打击都很大,起到了‘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和震慑效果,有利于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和行业秩序的维护。”

开展专项整治 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如果说严肃惩处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是为了剔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害群之马”,向行业和社会各界传递出了必须守法守规的信号,那么专项核查之后的专项整治工作无疑对规范、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42.7万辆,销售40.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和60.4%,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综合我国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来看,经过本轮整顿,整个行业发展逐步规范,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市场也保持了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更加理性健康的发展阶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