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跨界造车:自找途径曲线突围 转型壁垒重重
跨界造车:自找途径曲线突围 转型壁垒重重 这些日子,喊着要造车的企业真不少,有互联网企业,有家电企业,也有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有杉杉股份这样以服装生意起家的企业。汽车行业似乎一时
这些日子,喊着要造车的企业真不少,有互联网企业,有家电企业,也有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有杉杉股份这样以服装生意起家的企业。汽车行业似乎一时间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谁都想来吃一口。这年头,造车真有那么容易吗?花大价钱跨界造车的企业真能就这么硬生生地闯入汽车市场吗?
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的事宜已经尘埃落定,董明珠确定进军汽车圈;乐视的LeSEE超级汽车项目进展顺利,已经完成10.8亿美元首轮融资;蔚来汽车在造车路上好消息频传,已经取得由美国加州政府颁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且一款性能超越法拉利La Ferrari、迈凯伦P1和保时捷918的超级跑车下个月即将在伦敦亮相……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外行们”进入汽车圈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时间,不光互联网企业纷纷高调宣布造车,传统制造企业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汽车梦”,纷至沓来,让汽车圈变得越来越热闹。
政策环境带来的信心
众所周知,造车之路远没有那么简单,造车本来就是个“技术活”,更何况隔行如隔山,外行造车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人才、完备生产线和厂房也一个都不能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春兰集团就曾斥资造车,随后奥克斯、波导、新飞等一批家电企业纷纷跨界造车,不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前车之鉴,更加说明造车困难重重,那为何到今天仍引得一众企业纷至沓来呢?
一方面,汽车行业丰厚的利润回报当然是大家热情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8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989.39亿元,同比增长12.86%,增幅与1~7月相比提高2.0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稳步增长,增长率双双超过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374.19亿元,同比增长6.24%,增幅与前7月相比,提高4.40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3667.08亿元,同比增长6.11%,增幅与1~7月相比,提高2.41个百分点。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表示,汽车行业近年来平均10%以上的利润率,怎能不让资本市场产生冲动呢?
另一方面,除了追逐利润,当前的政策环境也不同以前,给这些外来者们带来更多信心。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新能源汽车开始盛行,传统汽车制造者们也都在将重点向新能源方向转移;智能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的需求充分被满足,智能化、网联化也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不难发现,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们也基本上都将目光放在了非传统汽车上。似乎比起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的复杂制造工艺,在这些新技术方面造车外行们更有“弯道超车”的信心。
“资质”一直都是造车者们绕不过去的一个门槛,在曾经那个车卖出去就赚钱的时代,多少企业苦于没有造车资质而失去了大好机会。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虽然在研发、技术、生产上的各项要求都颇为严格,但在汽车生产资质难求的时候,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成为新进造车者的新希望。
跨界转型壁垒重重
目前宣布有造车计划的企业中,有谷歌、百度、阿里巴巴、乐视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有格力、创维这样的家电企业,也有万向、富士康这样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有杉杉股份这样以服装生意起家的企业。
需要知道的是,虽然国家放开了纯电动乘用车准入资质的申请,不过《管理规定》中也提出了诸如:企业必须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还要通过国家的相关检测,这样的相关规定。因此,没有一定的积累,想要获得这个资质又谈何容易。到目前为止,仅有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以及长城华冠三家企业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而且这三家企业造新能源车也算不上跨界。
可见,更多争相进入汽车业的外行企业们的造车梦仍在路上。也正是由于新能源资质获得不易,才出现了格力这样的大手笔,几百亿来收购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直接跨入汽车圈;又或者,像乐视、蔚来这样,在全世界的传统汽车行业内招兵买马,寻找传统汽车企业进行代工。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曾经给这些争相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来者泼过冷水,“没有100亿根本玩不下去”。造车是个耗时又烧钱的事情,更何况不光要把车造出来还得卖得出去。如今的造车热潮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有一些跨界者感受到了重重壁垒。
曾经立下造车豪言壮语的河南省焦作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在造车路上走得有些进退两难。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上游锂电产品多氟多也由于锂电池相关产品价格暴涨而净利润大增。不过,多氟多应该也意识到了化工产品价格回落、产能供给过剩等风险,希望通过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业务转型来获取更多行业利润。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常州纯电动汽车:重大利好 高速电动出行2023-11-30
-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孰好孰坏2023-11-30
-
十三五充电补贴奖励:50辆燃料车才抵1辆纯电动2023-11-30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江苏出台补贴政策 纯电动客车最高补15万元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起亚拟2020年前推出14款新能源汽车2016-10-24
-
【聚焦】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的源头何在?2016-10-23
-
低至28万 比亚迪/北汽/特斯拉等5款纯电动车推荐2016-10-23
-
黑龙江发布《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2016-10-21
-
比亚迪/北汽等5款座椅加热纯电动车推荐2016-10-21
-
聚焦纯电动车环保:对环境贡献有多少?2016-10-21
-
北汽宝雅新能源汽车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 2017年投产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