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日产待价而沽?本田拟合并,富士康伸出橄榄枝

来源:
时间:2024-12-19 12:30:25
热度:

2024年12月19日关于日产待价而沽?本田拟合并,富士康伸出橄榄枝的最新消息:编译|杨玉科编辑|李国政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12月18日,针对本田和日产正在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的报道,本田汽车执行副总裁Shinji Aoyama回应称,本田正在考虑多

编译|杨玉科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12月18日,针对本田和日产正在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的报道,本田汽车执行副总裁Shinji Aoyama回应称,本田正在考虑多种选择,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成立一家控股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将在下周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正式开始讨论扩大伙伴关系的步骤,包括潜在合并的细节。但他们补充表示,谈判还处于初期阶段,目前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TBS电视台12月18日报道称,本田和日产最早可能在12月23日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正在考虑的一个选择,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让合并后的业务在该公司下运营。该交易后期或扩大至三菱汽车,后者已与日产建立了资本关系。

在12月18日东京早盘交易中,日产的股价上涨了24%,而本田的股价则下跌了3.4%。目前本田的市值是日产的4倍多。

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该合并也将成为自2021年1月FCA集团和PSA集团组建Stellantis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

这笔交易将有效地将日本汽车业整合为两个主要阵营一个以丰田为首,它拥有斯巴鲁、马自达和铃木的少数股权;另一个则汇集了本田、日产和三菱。日产自11月减持三菱股份后,目前持有三菱约四分之一的股份。

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被视为日本实力较弱企业之间的一次防御性合并。按照2023年全球销量统计,本田约为420万辆,日产340万辆,三菱80多万辆,加起来共840万辆。而丰田同期销量为1120万辆。今年前6个月,本田、日产和三菱在全球共售出约400万辆汽车,远低于丰田单打独斗的520万辆。

作为长期竞争对手,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间的“握手”,突显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迅速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格局。该交易将有助于两家制造商与特斯拉和中国汽车制造商等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决定在电动汽车电池和软件方面进行合作。当时,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提出了与日产进行资本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合并成为现实,它将为日产的财务困境提供短期缓解。”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Tatsuo Yoshida表示。

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高级分析师Julie Boote表示“尽管这对日产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处境已经很弱了,但他们将有很多业务重叠和其他问题需要克服。”

长期以来,在新技术投资方面,本田一直难以赶上资本更雄厚的竞争对手。尽管该公司在纯电动汽车生产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它最近已经转向推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与此同时,本田与通用的独立合作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最近一次是在本月早些时候,双方的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关系结束。通用加强了与韩国现代汽车的联系。

就在本田与日产合并传闻的同一天,日本财经媒体Diamond Online援引一位知情人士消息称,一直在大举投资电动汽车的富士康也已经与日产接触,希望获得日产的控股权。

目前尚不清楚日产是否已经与富士康进行了谈判,还是已经拒绝了富士康的提议。

日产汽车正加紧重组努力,以应对收入增长停滞和利润下降的问题,目前该公司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帮助其重新建立更坚实的财务基础。它面临着来自股东的压力,以及令人生畏的债务负担,这导致信贷市场对其投资级评级的猜测。

这家总部位于横滨的公司,部分解除了与雷诺集团长达25年的复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雷诺是日产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领导下的固定伙伴。

多年来,竞争和相互猜疑不断加剧,并在戈恩公开考虑合并时达到了顶峰,导致了戈恩的下台。

今年8月,本田和日产首次宣布合作时,戈恩在接受《汽车新闻》采访时警告称“我一刻也无法想象本田和日产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除非这是一场收购,除非是本田变相收购日产和三菱,而本田则占据主导地位。这将是一场收购,一场变相的收购。”

“宣布他们要合作只是挑战的5%,另外95%的领域是你真正需要坐下来,站稳脚跟,重新分配工作的领域。需要努力实现协同效应。需要真正关注自己的底线,增加收入,削减成本。”戈恩补充道。

举步维艰

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寻求合并之际,日产业绩下滑,在美国市场陷入低迷,两家汽车制造商在中国都陷入困境。

今年年初开始,本田和日产走得越来越近,此前曾宣布计划在电气化技术上合作,寻求分担开发成本。

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竞争更激烈,变化更多,确定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在中国市场,本土汽车制造商正在排挤西方品牌,其中一些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开始出现实际增长。

电气化是另一个重要的颠覆点,该行业正在追逐中国的进步,迫使传统汽车制造商发挥创造力以保持竞争力。

与许多非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样,这两家公司在一度前景光明的中国市场举步维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消费者曾蜂拥购买外国品牌,但现在大多转向了国内品牌。中国政府还提供了激励措施,帮助加快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

尽管两家公司都提供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汽车——尤其是日产,是电动汽车技术的先驱——但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技术已经超过了它们,价格也更便宜。

本田在2025财年上半年售出了约170万辆汽车。日产售出约160万辆。由于价格竞争加剧(尤其是在中国),它们的销量和营业利润也同比下降。

随着中国销售更多的电动汽车,事情不会变得更容易,汽车制造商有太多的产能来生产不需要的汽油动力汽车。这就是为什么日产和本田在事情变得更困难之前,寻找解决方案。

2018年11月,日产汽车时任董事长戈恩被捕,此后日产与雷诺的联盟引发了内部紧张局势,日产汽车一直没有完全恢复过来。戈恩在东京被指控犯有金融罪,但他否认了这一指控,并于2019年12月在审判开始前乘坐私人飞机逃离日本。

1999年,雷诺获得日产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后来增加到43%。长期以来,日产一直是两家合作伙伴中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一方。日产对联盟感到恼火,在雷诺同意将其股份减持至15%后,日产最终赢得了独立。然而,它今年的命运却开始下滑,截至9月30日的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90%。

上个月,日产宣布了重组计划,包括在全球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五分之一。该公司还下调了所有主要市场的汽车销售预期,尤其是中国和北美。

与此同时,规模约为日产5倍的本田也面临挑战。该公司宣布,计划到2040年在主要市场只销售零排放汽车。但由于汽油价格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竞争加剧,这一转变进展缓慢,拖累了美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上个月,本田还下调了汽车销量和净利润的年度预期。该公司公布本财年上半年收益下滑,部分原因是在华汽车业务疲软。

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11月份在中国销售的乘用车中,52%是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今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占中国乘用车销量的60%,较上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市场迅速远离汽油动力汽车,中国本土品牌已经从日本、德国和美国汽车制造商手中夺取了市场份额。

今年早些时候,日产在常州的工厂停止了汽车生产,而本田则试图通过自愿买断的方式,裁减一家中国合资企业的工人。

分析人士表示,本田和日产之间的合并谈判是受到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推动的。特斯拉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和软件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汽车制造商需要大举投资才能跟上。

其他障碍包括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撤销电动汽车友好政策,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合并的审查。

这位即将上任的总统发誓要对进口汽车采取强硬立场,包括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本田和日产目前在墨西哥都有工厂,本田在加拿大也有一家工厂。

汽车行业官员表示,特朗普可能会寻求本田和日产的让步,以批准交易。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征收关税。

本田和日产也在美国生产汽车。本田在美国有12家制造工厂,生产汽车、动力设备和飞机发动机,日产汽车在美国有3家工厂。

双刃剑汽车研究和新闻公司Edmunds的洞察主管杰西卡·考德威尔(Jessica Caldwell)表示,此次合并是有道理的。

“合并将是一项长期战略,而不是解决两家公司面临的任何短期挑战的办法。”考德威尔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表示,“日产和本田都在为未来做准备,未来将由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技术来定义,而这些技术的发展成本极高。”

考德威尔认为,随着未来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规模较小的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合作,以跟上规模较大的汽车制造商的步伐,这是合乎逻辑的,其中包括来自积极进入市场的中国制造商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据彭博社报道,此次合并将使合并后的汽车制造商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本田、日产和三菱在2024年前6个月在全球共售出约400万辆汽车,落后于全球领导者丰田的520万辆,以及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的435万辆。

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的汽车研究中心首席创新官文卡特什·普拉萨德(K. Venkatesh Prasad)表示,资本密集型的电动汽车行业,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来建设新工厂和开发电池。

对于本田和日产等老牌汽车制造商来说,“只有在你仍有能力创造所需的产量以保持低成本、并能够设计和构建优质内容功能的时候,才有意义进行整合。”普拉萨德说,确保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盈利,“是为建立中长期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电动汽车业务腾出资金的必要条件。”

东京官员担心,日本本土汽车制造商无法作为独立企业,在电动汽车和软件领域与中国竞争对手竞争,尽管他们担心合并对就业的影响。

但合并也是一把双刃剑。数月来,日产一直在寻找一个锚定投资者。英国《金融时报》上月报道称,日产正在考虑“所有选择”,包括与本田合并。

日产和本田之间的合并谈判,最早是由日经新闻报道的。日产12月17日晚间表示“(日经新闻)报道的内容不是两家公司宣布的。”它补充说“正如今年3月宣布的那样,本田和日产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利用彼此的优势。如果有任何更新,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通知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本田同样表示,它和日产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知情人士之一表示,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有人担心日本国内可能出现政治反弹,因为日本两大最著名的汽车品牌合并可能导致大量裁员。

合并将使本田和日产能够在采购和技术开发方面寻求协同效应,但这也将给两家文化不同、车型系列部分重叠的公司带来挑战。

东京的基金经理们表示,他们对任何合并都持高度怀疑态度,因为日产和本田的业务存在重叠,而且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和资产减记。

一家大型基金负责人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日本政府的某种补贴或担保,本田会这么做,因为很难确定本田真正想要的是日产的哪些部分。”

“白衣骑士”背后

日产和本田的合并,将使扩大后的公司在美国拥有重要的生产基地,有助于这两个品牌最大限度地减少特朗普提议对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影响。日产在墨西哥有大量的制造业务。

汽车行业还预计,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电动汽车的特朗普,可能会通过淡化排放规定,减缓电动汽车在美国的普及。

东京的并购银行家表示,日产的低市值和在美国的强大制造能力,使该公司成为非日本买家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目标。

一位为多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提供咨询服务的银行家表示“肯定有公司将日产视为收购美国制造业的一种可能方式,以规避未来的关税。”

“价格足够低,值得这么做。因此,日产寻求在国内进行合并,以此作为防御措施,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产正计划推出一系列产品,以应对不断恶化的财务业绩。此前,该公司未能推出强劲的混合动力产品,以应对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放缓的局面。混合动力汽车是将电池动力与传统内燃机结合起来的汽车。这些汽车的销售提振了丰田。

英国《金融时报》上月报道称,雷诺愿意向本田出售其在日产的部分股份。一位接近雷诺的人士表示,日产与本田之间更紧密的关系,对雷诺“只可能是积极的”。

在这两家公司中,真正陷入困境的是日产。据部分外媒报道,除非另一家公司突然收购日产的股票,否则日产只能再撑一年。据路透社报道,日产汽车在2024年中期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90%以上,不得不将年度营业利润预期下调了近70%。

在此背景下,维权投资者也在四处观望。他们的躁动,再加上廉价的股价,可能为不想要的投资者打开大门。

最近,日产成为激进投资者的目标,包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对冲基金Effissimo Capital Management。该基金以针对东芝等日本一些大公司的高调行动而闻名。

日产11月11日披露,截至9月30日,ECM Master Fund已收购这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2.5%的股份。

《金融时报》11月报道称,日产正在寻求一位“投资者”作为保障。今年与日产达成广泛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本田,被日本市场观察人士视为友好投资者的自然人选。也许还有一些其他潜在投资者。

例如,Automotive News援引一位熟悉日产想法的人士说,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新贵可能会将日产视为打入美国市场的特洛伊木马。

对于任何想要迅速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令人垂涎的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日产在美国的组装厂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都是一个宝贵的奖品。该公司的制造技术是另一项顺带的资产。

“一家中国OEM可能对日产非常感兴趣,”伊藤忠研究所产业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Sanshiro Fukao表示,“蔚来、小鹏或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可能会将日产视为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富士康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彭博社12月18日晚些时候报道称,日产最近又收到了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鸿海精密即富士康的提议。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一直在大举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工厂的富士康也已经与日产接触,希望获得日产的控股权。

目前尚不清楚日产是否已经与富士康进行了谈判,还是已经拒绝了富士康的提议。日产发言人拒绝置评。目前也未见到富士康的代表置评。

《日经新闻》认为,富士康对日产的兴趣,将加速本田与日产的合并,因为本田会担心日产被这家台湾公司收购。

富士康有救活陷入困境的日本企业的经验。对富士康而言,收购一家日本公司的控股权并非史无前例。2016年,该公司收购了电子产品制造商夏普三分之二的股份,为其带来了诸多好处,包括一个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LCD显示器生产能力和知识产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直在缓慢地减少所持股份,但目前仍是夏普最大股东。

日本财经媒体Diamond Online于12月18日报道了富士康的提议。无论如何,对日产来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需要帮助,以使其重新建立更强大的财务基础。

假设利用日产作为遮盖布,任何中国潜在买家,可能会避开美国针对中国采购的汽车、零部件和软件征收的关税和其他壁垒。不过,任何想要出手拯救日产的投资者,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风险。中国投资者可能会发现,美国监管机构在允许借壳进入美国市场方面不那么灵活,尤其是在当选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另一家汽车制造商,如本田将努力纠正日产,同时试图在不确定时期制定自己的道路。

里昂证券驻东京首席亚洲汽车分析师克里斯托弗·里希特(Christopher Richter)表示“你就像被要求买一套待修的房子。你要为自己的投资和自己公司的命运,承担更大的财务风险。”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Automotive News、The Japan Times、WSJ、CNN、FT、USA Today、Barron’s、FOX Business、The Verge、Forbes报道,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标题:日产待价而沽?本田拟合并,富士康伸出橄榄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