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双向奔赴”40年 上汽大众合资路怎样开启的?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4-04-22 20:24:13
热度:

“双向奔赴”40年 上汽大众合资路怎样开启的?许多尘封的往事,随着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之际,再次启封:在70年中国汽车工业史中,合资合作至今历时40年,因此上汽大众的合资之路,实际

许多尘封的往事,随着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之际,再次启封:在70年中国汽车工业史中,合资合作至今历时40年,因此上汽大众的合资之路,实际也是与中国汽车合资史同步的。

更多的细节,在40年后的今天一一展开,从中,不难看出在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大众汽车竟然还是“另类”。

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作为制造业金字塔尖上的明珠,当时的国内汽车工业环境窘迫、人力物力技术资源有限,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距甚远。而且同期国内汽车工业无法满足当时急剧上升的轿车需求,需要每年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汽车,因此,国家决定引入轿车装配线,并将这条装配线放在上海,改造上海汽车厂。

当年,中国汽车工业之父,时任中国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陈锦华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打响发展轿车工业的第一枪,万众瞩目的“上海轿车项目”应运而生。紧随其后,一机部开始向全球汽车集团发出邀请,通用、福特、丰田、日产、奔驰、大众合雷诺等汽车公司,先后派代表团来华商谈。

今天来看,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且也已经连续15年汽车产销位居全球第一,去年还在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当下的中国汽车发展,其实与合资合作的开启有着直接因果关系。

虽然当下已经有了多项汽车工业里的世界第一,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穷二白的中国汽车,实际上合资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虽然多家全球汽车品牌都先后考察了中国市场,但是在合资经营具体事宜中,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

“另类”的德国人

众多的汽车品牌之中,有日本企业坚持“只卖商品,不卖技术”,美国企业则建议中方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其他零部件则由对方提供,最终在中国装配,而产品则纳入他们的世界生产体系……这些条件与当时中国的合资意向都相差甚远,以至于谈判都最终告吹。

1978年冬天,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市考察,来到狼堡大众工厂门前,让门卫拨通了时任德国大众董事长施密特的电话,也就是这一次计划外的登门拜访,为中德合资结下了缘分。

周子健等中方一行,参观了狼堡大众工厂之后,当场提出了“合资经营”的意向,而施密特也是一拍即合,当即表示愿与中国合作,这场缘分不仅来得“计划之外”,而且还突破了以往对德国的印象——在当时众多洽谈车企之中,德国大众是唯一一个不仅愿意提供新产品技术,同时也愿意投入资金的大公司。

在此次接洽之后,一场“双向奔赴”开始了:很快,德国大众就派出了代表访华,双方由此渐行渐近。

虽说合资合作的大方向已经明确,但谈判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尚无严谨细致的合资法规,因此双方的谈判陷入了无法可依的瓶颈。在吸取了中德谈判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迅速起草并细化了法条,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合资法》。

40多年前的谈判场地——上海武康路390号老洋房,如今已成为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中德双方历时6年,多达30轮的谈判之后,1984年10月10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大众汽车,在人民大会堂正是签订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合同约定:中德投资比例各占50%,合同期限为25年,至此拉开了中国轿车合资第一车企的40年大幕!

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能说出,上汽大众投放市场的第一款车型叫什么吗?

作者:刘隽刚

       原文标题 : “双向奔赴”40年 上汽大众合资路怎样开启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