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逆势大涨,开始迎来大爆发?可能是最低调的新能源汽车细分龙头了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4-01-11 15:16:56
热度:

逆势大涨,开始迎来大爆发?可能是最低调的新能源汽车细分龙头了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39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正前方》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39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正前方》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历史性大趋势,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保有量越来越大的同时,补能的问题越发突出,相关公司也逐渐走入资本市场的视野,而今天要追踪的公司特锐德,无疑是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公司之一。

追踪特锐德之前,必须先讨论一下新能源充电运营商(也就是充电桩)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01充电桩是一门好生意吗?

充电桩这门生意模式非常简单:充电桩投资方找场地(租赁或者与业主分成),建设充电站(包括硬化场地、变压器、充电桩,有些场地还需要搭建雨棚甚至光伏发电等,加上施工费用),建设完成后,主要是赚取电价差价和服务费。

当然了,前期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还会有一些补贴,比如当地政府提供场地、充电设备补贴等。

但最根本的生意模式就是投入建设充电站,然后赚取电价差价和服务费。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一次性投入后,就可以长期赚差价,有点类似于包租公包租婆的租赁生意,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可以预期充电桩的使用率也会提升,单桩收入越来越多,甚至有望涨价,妥妥一本万利。

不过只是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美好!

前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充电桩的使用率偏低,充电桩的回本周期太长,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社会资本几乎很难看得上这样的生意,现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上来后,充电桩的使用率提升上去了,补贴也减少了,回本周期有所缩短,但受制于场地的运维、上游电价的限制等问题,盈利能力依然很艰难。

关键行业还处于激烈的跑马圈地的竞争过程,导致提价难度非常大,至少目前而言依然算不上一门多好的生意。

而且还有一个长期的隐患,是这些充电桩运营商们很难解答的问题。

现在充电桩数量还比较少的情况下,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国家也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上去,充电桩逐步成为一本万利的生意后,你猜猜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其他的不说,燃油车注定被替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那些庞大的加油站资产怎么办?肯定是想办法向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转型,他们都是巨无霸的央企,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远非民营企业可比,此外,还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这些电力巨头亲自下场抢夺这块蛋糕。

这就决定了现在国内的充电运营商后续将面临这些巨无霸们的强力竞争,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以一定的溢价卖给这些巨无霸们,套现走人退出这个市场,最糟糕的自然是在巨无霸们的强力竞争之下,节节败退,被迫退出这块市场。

总之,长期角度看,新能源充电运营商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

当然了,这是比较长期的角度,现在还远没到这个时候。

2020年末,中国新能源车、充电桩保有量分别为492万台、168万台,总车桩比为2.9:1。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新能源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亦增至660万台,车桩比跌破2.5:1。虽然车桩比在改善,但这里面私桩增长远远快于公桩,所以充电桩其实还有一个大力普及的过程。

但不管怎么说,看待充电桩运营商的时候,中长期的竞争风险是必须考虑在内的。

有了上面的基本认知后,再来看待特锐德也可以更加客观了。

02特锐德充电桩盈利了

2021年新能源正前方就覆盖过特锐德,那个时候新能源汽车还是市场追捧的赛道,是个概念公司就大涨,而特锐德作为充电桩龙头却严重滞涨(具体可以搜索关注新能源正前方后,输入“特锐德”查看)。

主要还是市场顾虑到回本周期的问题,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率的提升,特锐德的充电桩盈利能力也在加速。

2021年公司旗下充电桩运营主体特来电的净利润还是亏损状态,亏损了5000多万,2022年特来电取得净利润2600多万,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实现净利润超过7000万。

换算成度电净利润和单桩净利润也在加速:2021年,以全年充电量42亿度为分母,每充1度电净亏损1.22分,以年初、年末充电桩平均数为分母,每桩每天净亏损0.61元;2022年,以充电量59亿度为分母,度电净利润0.44分,每桩每天净利润0.23元;2023年上半年,以充电量41亿度为分母,度电净利润1.74分,每桩每天净利润1元。

看似越来越赚钱的同时,则是充电毛利率的持续下滑。

2021年,充电量42亿度,较2019年增长100%,充电收入、成本分别为31亿、24亿。度电收入0.74元、度电成本0.58元,毛利润率22.1%。

2022年,充电量59亿度,较2021年增长40%,充电收入、成本分别为45.7亿、37亿。度电收入0.77元、度电成本0.63元,毛利润率19%。

2023年H1,充电量11亿度,接近2021年全年,收入仅为2021年的四分之三。度电收入、成本分别为0.58元、0.5元,毛利润率跌破14%。

2021年,单桩日充电50度,毛利润8.2元,每度电赚0.16元毛利润。

2022年,单桩日充电53度,毛利润7.8元,每度电赚0.15元毛利润。

2023年H1,单桩日充电57度,毛利润4.6元,每度电赚0.08元毛利润。

可以看到,虽然特锐德充电桩业务的毛利润和净利润总体在快速提升,但完全是源于运营充电桩数量的增长,相反,每台充电桩创造的毛利润却在快速下滑,并没有体现出规模经济,反而是规模不经济。

当然了,这跟公司运营的充电桩快速增长有关,很多新桩的投入还没能快速产生回报。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运营的充电桩达到42.8万台,市场份额约28%,上半年充电41亿度,市场份额约26%,依然处于全国第一,但是跟星星充电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在充电桩月度利用率和年度利用率方面都低于星星充电,更是大幅度低于小桔充电。

关键是运营充电桩的速度有放缓节奏,2021年末,公司就与超过100家政府平台成立合资公司,但2022年报的说法是“合资公司超100家”,也就是2022年与政府成立合资公司的数量很可能没有净增加!

按目前的增长趋势以及行业的内卷情况,公司的充电桩龙头地位很可能不保。

03如何看待特锐德?

这也是特锐德尴尬的地方所在,如果你想赚估值溢价的钱,那就要拼命地加速投资充电桩,保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最好是遥遥领先那种,牺牲当下,获取未来的收益。但以公司自身的体量能否跑赢其他竞争对手,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又或者佛系一点,保持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就行,享受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的利用率提升所带的盈利能力,但考虑到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的情况,竞争还在加剧,毛利率一跌再跌,一旦运营的充电桩数量放缓,盈利能力的增长也无可避免会放缓。

所以,最好的方式很可能还是分拆上市,让特来电自己去资本市场谋生存,但一旦分拆上市了,市场已经充分估价了,特锐德现在几十倍的估值很可能也不保。

从这个角度看,特锐德更适合作为阶段性的题材公司看待,而非很多人期待的一本万利的收租企业,再加上今年市场对它预期比较高,走出了特立独行的行情,估值也比较高,安全程度相对差,一般关注吧。

       原文标题 : 逆势大涨,开始迎来大爆发?可能是最低调的新能源汽车细分龙头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