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香港四大家族的投资新史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6-07 10:13:44
热度:

香港四大家族的投资新史导语:和内地富豪榜的此起彼落相比,香港四大家族的排名除了偶有内部变动外,一直相当稳健。在一个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投资风口不断涌现,新财富机会纷至沓来的大时代,如

导语:

和内地富豪榜的此起彼落相比,香港四大家族的排名除了偶有内部变动外,一直相当稳健。

在一个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投资风口不断涌现,新财富机会纷至沓来的大时代,如此高的稳定性,到底是王座的坚固,还是固化的悲哀?

从对港澳富豪的崇拜,到平视乃至平等的合作,则说明了内地经济的崛起和财富偶像的变迁。

但四大家族并没有真的拒绝吐故纳新,从参投多个互联网项目、重点投入新能源领域乃至造芯,他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进化。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但四大家族的投资新史,仍然值得我们从一个层面去了解财富的意义。

01. 李嘉诚家族,多次出手新能源和互联网

差不多20年前,有个内地企业家在香港跟李嘉诚一起吃了一顿饭。

他回来这个激动啊,几乎逢人便说。那感觉,大概相当于你今天和埃隆·马斯克吃了一顿饭。

后来可能是讲的太累,他干脆写了一篇文章,里面重点说了两个细节——

——李嘉诚给大家发名片,不是坐在那里等着人去换名片,而是亲自送到每个人手里,发完还要说声谢谢和请关照;

——任何时候,如果是一群人和李嘉诚吃饭,他一定把坐席全部打乱,免得有人觉得他厚此薄彼;

这篇文章的出台时间,是李嘉诚正被神话的那段时间…… 关于他的传说,还有什么在茶馆跑堂时就能记住大多客人的饮食喜好,什么一直带一块西铁城石英表……那个时代,关于李嘉诚,到处都充满着这些今天一看都是鸡汤的段子。

当时,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公众对李嘉诚的崇拜,是对内地还没有诞生一位国民级的财富偶像的“移情”。

而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财富偶像,李嘉诚的口碑却一再下滑。

其中,很多人诟病李嘉诚的一条,就是李氏在1993年才开始投资大陆,而从2012年就开始大规模撤离内地。

同样,在很多人眼中,李嘉诚的投资只限于房地产。其实,这也并不准确,李氏在能源和科技领域同样有布局。

1985年1月22日,和记黄埔动用29. 03亿港币现金,收购置地公司持有的45000万股港灯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是李家进军能源行业的第一站。

而从港灯至今的35年间,李嘉诚在能源领域的大规模投资超过20笔,遍布全球各地,从上游矿藏到发电厂、民用电网无所不包,足见其对能源领域的青睐。

但是,在对内地的新能源投资上,李氏却难言成功。

2009年,以研究动力锂离子电池为招徕的中聚雷天(中聚电池)借壳嘉盛控股在香港上市,此后的2010年1月,李嘉诚以每股0.73港元的价格购买中聚电池4亿股。然后又对该公司追加投资两亿股。经过多次投资,累计金额高达7.2亿港元,李嘉诚甚至一跃成为中聚电池第二大股东。

在李嘉诚加持下,中聚雷天股价直线攀升,一度从每股0.4元涨到2.7元。

但遗憾的是,这家公司并没有成长为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随着创始人关系撕裂和出局,这家公司经营出现剧烈动荡,此后急转直下。

其实,直到2019年还可以查到中聚电池的消息,这家公司在中国锂电池出口榜单中排行第89位,属于others中的others,李嘉诚在内地新能源的第一笔投资,完败。

接下来是广为流传的李嘉诚投资51亿在新能源汽车上失利的消息,其实,这件事和李嘉诚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但也不像另一些报道中说的那么毫无关系。

上面说到的中聚电池,曾经在2014年收购了杭州的长江客车公司,随后又收购了云南的一家汽车公司。收购这两家公司之后,中聚推出的五龙电动车也成为了国内第二家有生产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中聚电池也正式改名五龙电动车。

应该说,李嘉诚对新能源投资是有一定执念的,即使当年中聚上市几个月后就发生内乱,他也没有匆匆放弃,而中聚推出五龙电动车后的2015年,李嘉诚基金会甚至增加了持股比例,一度升至近8%。

更有趣的是,虽然1953年就叫“长江客车”这家工厂和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毫无关系,但很多人一直认为,就凭“长江”二字,这家车企一定和李嘉诚有关,是李嘉诚利用自己的声望为之站台。

遗憾的是,五龙电动车在2022年宣告破产,成为消失的无数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也真正入股了国内的电动车厂商,他联手了澳门何家的何超琼一起入股了威马汽车。不过,这家曾被称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股势力”的威马汽车,也早已陷入了降薪、裁员的困境,大概率也将退出市场。

某种意义上,在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投资失败,其实反映的是李嘉诚并非无所不能。

当然,或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由李嘉诚参股、他的红颜知己周凯旋运作的维港投资先后投资了Facebook、Spotify、Zoom等科技领域公司,甚至在国内也投资过阿里、蚂蚁集团和小米,而这些都带来不菲的回报。

但事实上,对于这些投资,李嘉诚秉持的是绝对的财务投资,不参与任何的战略决策的态度。所以,这些案例并不能充分证明其具备科技产业的投资眼光,他更不曾把这些科技企业的新鲜理念用于改善母公司的基因,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嘉诚家族仍然是一个相当传统的财团。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