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骗补”已成行业痼疾 救赎何在?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09-09 19:25:07
热度:

“骗补”已成行业痼疾 救赎何在?让业界战战兢兢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终于公布了。5起新能源车骗补案例被通报,并予以严格处罚。  这份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调查报告的背后,是

让业界战战兢兢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终于公布了。5起新能源车骗补案例被通报,并予以严格处罚。

中国新能源汽车难言之痛:扶不起的阿斗“欺骗”成瘾

  这份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调查报告的背后,是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历经长达半年时间的深入调查,涵盖了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共涉及2013-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了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据媒体报道,报告早在七月就上报国务院。

  这份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调查报告的背后,是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历经长达半年时间的深入调查,涵盖了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共涉及2013-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了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据媒体报道,报告早在七月就上报国务院。

  此前国资委人士透露,汽车行业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而在这次调查中,有国资企业涉嫌骗补。

  对苦等补贴政策多时的新能源车生产商们来说,靴子落地也算是一件好事。由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调查,大部分的购置补贴资金(国补)暂停发放。中证报报道,有多家新能源客车企业高管表示,2015年的大部分补贴及2016年的补贴均尚未到位,部分企业的垫资已远远超过其正常承受能力。

  不少新能源客车企业资金链紧绷,部分压力甚至已转嫁至上游的电池企业。

  垫资压力大,企业期盼补贴“落袋”

  上证报报道,由于补贴政策仍未出台,部分新能源车生产商十分焦急。其中,对补贴依赖度最大的新能源客车企业的资金压力最大。

  2015年上半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实际分为预拨和清算两部分,预拨部分当年下发,清算部分则核定后于次年下发。但在骗补问题爆发后,补贴资金(清算部分)一年后仍不能到位,企业不得不自行承担起资金周转的压力。不少新能源客车企业资金链紧绷。部分弱势企业已无米为炊,不得不减产或停产。此外,资金压力已向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传递,部分车企甚至开始拖欠动力电池商的货款。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纯电动客车产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宇通客、中通客车和安凯客车,这些龙头企业垫付的国补资金已高达数十亿元,反映在账面上是居高不下的应收款、糟糕的经营性净现金流。

  上述问题,在金龙汽车旗下车企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7月底,金龙汽车公告称,向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旅行车有限公司提供借款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月份,金龙汽车已经借给另一控股子公司——此次被通报处罚的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5亿元,用于补充后者的流动资金。业内将两家子公司流动资金不足部分归于国补资金迟迟不到位。

  南京金龙的管理人员称,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国补至今都还没有下发,整车企业资金吃紧,因此无法及时付款给电池企业。原来应该大举扩产和投入研发的动力电池企业,则被迫放慢发展脚步。

1  2  3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