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暴力维权”的背后,或许是特斯拉更狠的降价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1-11 14:12:53
热度:

“暴力维权”的背后,或许是特斯拉更狠的降价2023年开年伊始,作为汽车行业的“破坏者”,特斯拉在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车市的新一轮风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流量异常火爆。特斯拉中国宣布两款

2023年开年伊始,作为汽车行业的“破坏者”,特斯拉在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车市的新一轮风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流量异常火爆。

特斯拉中国宣布两款重磅车型——Model 3和Model Y降价:Model 3的起售价从26.59万元降为22.99万元,Model Y的起售价从28.89万元降为25.99万元,最高降价幅度达到4万元。

正当我在降价当天为特斯拉门店的安全感到担心的第二天,全国各地的“维权”报道此起彼伏,甚至出现了“暴力式维权”。

在降价前夕,尽管特斯拉事先没有针对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通知涨价,但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发布了涨价通知,特斯拉会涨价甚至维持原价成为了用户的心理预期。

与此同时,从2022年底开始,特斯拉为了加速用户提车,推出了保险优惠等政策,相信有很多用户为了抓住这一波优惠和年关用车高峰期而选择了提车。

虽然买车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公平买卖,但用户刚刚提车就降价几万元,成为新一批被收割的韭菜,内心诚然是无法接受的,拉横幅和维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特斯拉车主的“降价维权”诚然是法理上站不住脚的事情,毕竟没有人强买强卖,也没有人坑蒙拐骗,最终所谓维权变成暴力事件,那就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在享受电动智能汽车新生活的同时,也要接受这个市场的不同之处,包括续航衰减、充电难、保值率低和换代快等等问题,当然还有特斯拉车主正在面对的汽车持续降价的问题。

翻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油改电“汽车开始到如今全新的电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整体规模体量太小。

近几年来,产能不足、芯片等零部件短缺、电池原材料涨价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等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甚至还在不断上涨。

从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新能源车企已经达到了与传统燃油车企相当的百万辆规模体量,单车利润的增长和售价的下调是预期之中的事情。

汽车从来都不是保值资产,今天不是特斯拉降价,明天就是另一家拥有百万辆规模的新能源车企降价,或者说特斯拉不是今天降价,就是明天降价。

当降价不可避免,唯一痛苦的就是降价临界点之前购车的车主,实际上却有更多的新用户享受所有老车主一力促成的、更低的购车成本。

市场一直有传言特斯拉将会推出比Model 3定位和售价更低的车型,我认为大可不必。

一来Model 3 的车内空间已经非常紧凑了,再来一辆小车最好是两座版本;

二来Model 3 必然会持续下调售价,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特斯拉企业理念的必然结果。

新能源汽车补贴在2023年正式取消,小鹏汽车等车企维持2022年补贴后售价,而更多的车企则像比亚迪一样正式涨价。

然而,为什么只有特斯拉降价了?

首先是特斯拉有降价的能力和实力。

以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坐拥全球超百万辆规模,并且部分收入来自于自动驾驶软件和服务。

特斯拉真正让新能源汽车达成了汽车市场的标准规模体量,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家车企实现了这样的历史突破。

规模体量的突破极大降低了单车成本,再加上边际成本为0的软件收入,特斯拉的利润已经与千万辆规模的丰田相当,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特斯拉坚持不降价,或许我们都要说特斯拉赚那么多的钱,太黑心了。

其次,特斯拉要普及新能源汽车,必然要让其产品触及更多的用户,让更多的用户买得起。除了推出更低级别、更低价的车型,现有车型降价就是唯一的道路。

特斯拉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规模体量的增长和售价的下降,实现了良性循环。车企能持续保持盈利水平,而用户也能享受到越来越实惠的电动智能汽车产品。

特斯拉当年像极了传统车企眼中淘气的孩子,如今却已经成为了传统车企一直想要的新能源汽车的样子——有足够的用户和市场,最重要的是也能实现盈利。

如果说特斯拉过去是汽车市场的另类,它给了汽车市场一个全新、甚至无法理解的可能;如今特斯拉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另类,它正在向所有新能源车企演绎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特斯拉的每一次涨价,都让部分车主因为“资产升值”而暗自窃喜,但市场上却风平浪静;

而特斯拉的每一次降价,绝大多数车主应该已经见怪不怪,却总能引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维权”风波。

然而,特斯拉的降价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一次次“维权”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甚至我们也极有可能看到越来越多回归市场正常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售价。

新能源车企都在向着盈利的目标而努力,但选择的路径却截然不同。

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和理想,它们用高端品牌的定位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盈利空间,或许无需达到特斯拉的全球布局和百万辆规模就可以实现盈利。

在特斯拉之后,理想汽车或许就是下一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车企,我们且看看它盈利之后的纯电动汽车又会如何发展。

在此之外,更多的车企采取了比亚迪那样的策略,是车海战略,也是运营和零售市场共同发力的策略,它们实现盈利的规模量级要求更大,时间也更长。

不管选择哪种路径,从长期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逐步回归合理水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各大车企诚然深知这个发展趋势,但用户也需要深刻理解,不然车企的每一次降价,每一次新车型的换代,都要去维权,那就成为了一种工作,而不是享受电动智能汽车生活了。

维权的行为阻止不了特斯拉降价,要阻止特斯拉降价的只有用户,毕竟特斯拉的降价是越来越多用户选择购买特斯拉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不选择大家都选择的特斯拉,难道还要选择某个小众汽车品牌,下一次的维权保不定就是车企停产、售后无门了吧?

特斯拉的下一次降价或许会比想像中要来得更快、更狠,大家都做好准备吧。??????????????

— END —

       原文标题 : “暴力维权”的背后,或许是特斯拉更狠的降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