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自主品牌如何实现“直道超车”?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9-15 11:11:55
热度:

自主品牌如何实现“直道超车”?导语Introduction“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者丨罗 超责编丨李思佳编辑丨朱锦斌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一个主题。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题或许

导语

Introduction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者丨罗    超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朱锦斌

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一个主题。

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题或许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挣扎与新生。

一方面,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演化、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承压、疫情多点散发扰动产业链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汽车产业的困顿与挣扎肉眼可见;

另一方面,风起云涌的电动化成为撬动天平的砝码,蜂拥而至的品牌矩阵、眼花缭乱的技术生态、层出不穷的营销理念……行业也正在经历快速的认知革新。

其中,插混“奇迹”般迎来爆发时刻,与纯电动市场分庭抗礼,成了这段时期国内车市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在乘联会8月份的数据中,新能源销量达到52.9万辆,其中PHEV车型的销量达到13.2万辆,同比上升158.3%,相比之下纯电车型的增幅仅有99.1%。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里,PHEV车型在推动市场复苏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样的插混“盛世”,始作俑者是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也都快速跟进,纷纷释放出自身的技术储备,将这出时代演绎的“舞台剧”推向高潮。

由此,便也牵扯出一个关键问题,中国自主的混动技术在面对合资企业的先发优势时,将如何实现“直道超车”?

针对这一话题,9月13日晚,汽车公社携手大众侃车、天天汽车、汽研社,采取4城连线直播的方式,展开了一场“中国混动VS合资混动”的激励讨论。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汽车公社卫金桥、大众侃车郭登礼、天天汽车徐峰、汽研社贺球辉四位行业大咖,围绕“是什么样的力量去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去改变市场的格局”以及“在电动化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坚持的混动路线的战略意义何在”两个角度,从市场端到技术端,从企业战略到用户立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自主,实现“技术平权”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在混动技术的加持下,自主品牌的主流一线产品正在完成对合资公司传统燃油车的逐步替代。

在技术体系上,自主品牌后来居上,实现了技术平权;价格体系上,自主品牌厚积薄发,实现了“降维打击”。可以说,中国品牌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对市场的洞察都已经全面领先于外资品牌。

天天汽车徐峰首先从转型纯电的市场矛盾出发,挑明了混动车型布局的合理性与优势性。

他认为,传统燃油车转型,主机厂普遍面临焦虑,一步到位实现电动化是不现实的,资产包袱太重,混动是进行电动化过渡的合理路径。

另外,当前纯电动车型的部分产品优势也需要被重新评估:

一是骤增的车辆保险费用使得纯电车型的使用成本优势不再明显;

二是纯电车型的二手残值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是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上升,夏季用电高峰缺电问题会逐渐凸显;

四是废旧电池的回收问题,尚未有一整套清晰的解决办法;

五是混动车型在驾驶体验上与纯电车型相差无几。

汽研社贺球辉补充道,“在经济下行周期里,目前自主PHEV车型的技术体系经过2-3代的迭代革新之后,在动力表现与燃油经济性已经取得了关键平衡。”

在他看来,PHEV并不是过渡车型,它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纯电车型共存发展,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眼下,市场中的产品序列仍不够丰富,插混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仅仅只是露出冰山一角,随着长城、长安、吉利相关车型的导入,PHEV市场会被快速激活。

那么,在如此有利的市场契机之下,相较于外资势力,自主品牌混动技术的根本性优势在于哪里?四位大咖给出的答案是:领先全球的智能化体系。

大众侃车郭登礼直言不讳道,“自主的混动车型的一大竞争优势在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这是绝大部分外资企业难以达到的。”

对此,徐峰深以为意。他坚定地表示,虽然国内现存的混动技术各有千秋,但是在智能化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处于大幅超越的位置,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打造出真正的智能混动技术体系,才是自主品牌领先外资势力,被市场广泛认可的核心原因。

比亚迪的成功,让每一家自主品牌都意识到,原来外资公司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露出了如此之大的破绽。

而市场的“罩门”便集中在两大方面,其一是能否将成本与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二是能否在智能化领域保持长期领先。

外资的“非受迫性”失误

当然,除了自主品牌与中国市场的需求结构调整实现同频共振之外,外资品牌自身的战略失误也给予了自主品牌实现“直线超车”的突破口。

一直以来,丰田、本田、现代等在内的传统巨头在混动领域一直是遥遥领先的,但是当国内混动市场全面开花时,它们却被无奈压制。一起一落之间,尽是外资品牌的惆怅。

汽车公社卫金桥一针见血地指出,外资品牌在底层战略思维上便认定混动是过渡技术,所以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方面出现了战略性失误。而且,在HEV时代“两田”的技术专利壁垒对细分市场规模是有限制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两田”将混动成果扩大化。

反观自主品牌,一方面,其正在大范围地布局上下游的产业链,增强全产业链的竞争韧性,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大面积的产品布局延展了中国混动市场的价值空间,填补了市场空白。

换句话说,自主品牌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混动产业革命,实现全方位的市场领先。

有人会质疑,迎着中国市场如火如荼的混动化浪潮,“两田”以及其他传统巨头们难道没有认识到嘛?肯定认识到了,但他们没有迅速有效的应对机制,这是大企业的弊病。

“本土品牌在意识到混动市场机会到来时,会迅速制定一整套响应机制去捕捉市场契机。可外资公司在决策制定上,或基于战略考虑,或基于全球化布局考量,会出现了明显的反应迟滞。”

在卫金桥看来, 电动智能化赛道里,自主品牌强大的市场反应能力与应对机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不得不说,外资品牌既未能在技术投入、研发制造等环节深入研究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也低估了自主品牌的技术研发能力。结果便是,不得不将那些年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

那未来会怎样?郭登礼说“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中,混动车型将会占据六成份额。15-30万元的细分市场是自主混动抢占的主要市场。在混动领域内,自主与外资将呈现六四开的局面。

卫金桥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指出,自主品牌会通过混动技术对外资品牌进行降维打击,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技术输出,进一步掌握产业话语权。

是的,在过去的产业结构中,产业链里的利润被传统国际寡头所垄断。可在电动化时代里,产业革新者们天生有着一股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质与魄力。

在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支撑下,他们正在积极谋划着重构产业链,推动利益的再分配,力图成为市场新规则的制定者。

看着纷繁复杂的全球局势,回想过往一段时间里,对原有资产地过度抛弃、对电动化不切实际地疯狂追求,无疑在倒逼行业里的每个人都去重新思考,在漫长的技术周期里,燃油车以及混动车型的战略地位。

在直播的最后,卫金桥也勉励道,“中国混动市场从一家独大到百花齐放,推动自主品牌奋勇前行的,从来不是单一的技术系统,而是源自每个汽车人的一往无前,冲破传统牢笼的决心与信心。”

       原文标题 : 自主品牌,“直线超车”丨 直播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