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救车市,别让汽车成楼市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6-06 12:12:32
热度:

救车市,别让汽车成楼市导语Introduction车市能否力挽狂澜,将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作者丨杨 晶责编丨罗 超编辑丨朱锦斌6月1号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导语

Introduction

车市能否力挽狂澜,将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朱锦斌

6月1号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第一天,苏州市房地产中介就已经“倾巢出动”,纷纷找出上海客户的联系方式,开启了新一轮的“轰炸”。

实际上,包括苏州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在5月初就放宽了房地产限售限购的政策。央行也从年初开始,就多次调整了LPR(贷款基准利率)。可以看出,今年突然爆发的疫情对于消费购买力和消费信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各行各业都受到需求收缩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和汽车产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9%,住宅面积下降达到了25.4%;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29.5%,住宅销售金额下降32.3%。除了京沪等一线城市之外,房地产市场全国面临巨大的危机,而且涉及国家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滑31.6%。1-4月的汽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638.6万辆,同比增速从1-3月增长8.3%变为下降4.5%,一季度开门红被毁。其中,更惨的是燃油车,1-4月销量为492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下滑18%。

房地产岌岌可危,汽车行业接连腰斩。因此国家也在不同程度地刺激消费、稳定经济,与房地产出台一系列政策的还有汽车产业,伴随一揽子措施推出,政府刺激汽车的意愿与决心渐显坚定。

“最惨的春天”

原本去年结束三连降的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今年进一步复苏,然而今年以来,缺芯、俄乌战争、和上海疫情三大“黑天鹅”扑面而来,再次给予了中国汽车产业一次致命的打击。

缺芯对于今年的汽车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20年7月份开始,缺芯风波就蔓延开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经过近2年时间的调整,所有汽车产业的参与者们,或多或少都已经制定出了相对完善的应对方案。

但是2月份开始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推高全球通货膨胀,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巨大影响。并且牵连全球汽车原材料短缺、停工减产、油价上涨、车价上涨的消息不绝于耳。其中国内油价已经刷下历史新高,92汽油每升已高达9元。

油价的上涨对国内汽车产销没有直接性影响,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高企的油价让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进一步降低。另外一点就是随着用车成本的攀升,消费者开始逐步考虑电动化车型,尤其是间接地推动了PHEV车型的销量上涨。

对中国经济和车市影响最大的还是3月底开始的上海封控,在上海,除了上汽、特斯拉等大型整车制造企业以外,遍布着包括采埃孚、安波福、圣戈班等1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制造门类,小到汽车玻璃、密封条,大到动力电池、发动机,应有尽有。封闭式管理下的上海,远比想像中的严重更多。

上海疫情和全国过度的防疫措施,导致物流受阻、汽车供应链断裂、车市遭遇“至暗时刻”。数据显示,全国交通和物流4月份和5月份运输指数下滑逾50%。4月整体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38.8%,环比下降31.8%。5月份,预计车市仍将下滑逾30%。

车市下滑不仅受到客观环境影响,消费者主观上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受外部形势影响,如今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意愿或许不高。首当其冲的就是疫情带来的收入下降的问题,还有就是今年的股市震荡,消费者财产性收入缩水,口袋没钱、失业率激增是汽车这种大宗消费最大的阻碍。

是的,“信心比黄金重要”,2022年迄今,各项糟糕的消息接踵而来,4月份经济下行和5月份悲观情绪蔓延,从信贷到消费,从房产到汽车一片哀嚎。相比于汽车产业复苏的巨大压力,确立信心也是阻止车市下行,提振汽车消费的重中之重。

救车市更迫切

左手要救房市,右手要救车市,如今都左右为难。但相比日暮西山的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更加健康而且可持续。一直以来,汽车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它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和房地产以及部分高科技以及金融行业一样,具有泡沫化和危及国计民生的风险。

另外,汽车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较高,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类零售总额达3.7万亿元,同比上涨3.6%,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8.4%。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3%-11.1%之间,具有强大的产业链拉动效应。

尤其是“新四化”以来,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中国汽车产业也成为新一轮的朝阳产业。“新四化”的叠加交汇和相互赋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能源动力、生产运行、消费趋向等变革,这也是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的重大机遇。

其次,在这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汽车变革之际,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企业、科技企业、创新公司等开放协同、合纵连横,打造出了全新的产业链模式。汽车产业向外扩大了生态圈,形成了新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打开了汽车产业链的新窗口。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3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目前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14辆,相比于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在600到800辆,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的空间。这也说明,中国的汽车普及率仍然偏低,这将继续支持中国汽车市场长期销售增长。

在“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政策正式落地之前,地方城市密集出台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不过通读全国各地的政策来看,给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是最高的,救市也主要是集中在节能减排的车型。

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持不可谓不大,而结果也表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品牌汽车即将完成对外资品牌的超越。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5倍,高于市场整体增速。在乘用车总销量中,中国品牌占比达75.1%,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经过十几年培育,给力的政策、企业的创新、消费者了解的加深,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合力。”以比亚迪、广汽埃安为首的传统新能源车企,一举击穿了外资品牌在中端市场的防线,而“蔚小理”、高合等品牌则卡位豪华品牌,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构性改变中国本土品牌在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