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弱肉强食!造车新势力洗牌加速:一个月四个品牌“倒下”
弱肉强食!造车新势力洗牌加速:一个月四个品牌“倒下”时间会给出答案:是“明珠”还是“鱼目混珠”是“超跑”还是“老头乐”是“BBA”还是“BBBA”赛麟、宝沃、汉腾……人们甚至还没来
时间会给出答案:
是“明珠”还是“鱼目混珠”
是“超跑”还是“老头乐”
是“BBA”还是“BBBA”
赛麟、宝沃、汉腾……人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记住它们的名字,这些汽车品牌便匆匆消失。
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先后传出三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破产、拍卖的消息。曾经以“BBBA”自居的北京宝沃,破产一事在4月末有了新的进展;曾被称为“上饶明珠”的汉腾汽车,几乎也在同一时间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烧光56亿却只造出“老年代步车”的赛麟汽车,即将于5月30日公开拍卖。
图片来源: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
不止于此。5月7日,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观致品牌汽车消费警示》的文件。协会表示,宝能汽车人去楼空目前出现严重经营问题,致使观致品牌车主的合法消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受到严重损害。
曾在2017年斥巨资收购观致汽车51%股份,并称“宝能集团进军汽车产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行动”的姚振华,也成为又一个在造车大业上折戟的企业家。
“造车九死一生,大多只是垂死挣扎。”但事实上,成功的诱惑仍会吸引资本不断涌入。如今,“蔚小理”已经挤上了造车舞台中央,与燃油车分羹,享受鲜花与掌声。包括埃安、零跑、哪吒也开始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更不用提一片质疑中,市值与销量齐飞的特斯拉了。
或许是成功的企业太过耀眼,才让后来者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新造车”领域的企业已超过100家。更吸引了诸如小米、滴滴、华为、360等跨界巨头涌入。“要造车先亏钱”的道理大家都懂,比如雷军就曾直言:“我们亏得起,小米10年来积累的余额有1080亿元。”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从“一掷千金”到“一地鸡毛”
造车新势力的故事往往充满“有钱任性”的意味。烧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造不出量产车的故事,已经一遍一遍上演。
江苏赛麟前董事长、前首席执行官王晓麟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仅到2020年5月,赛麟汽车在造车中所耗费的资金加起来就已经达到约56.11亿元。
赛麟迈迈鸟巢发布会(图片来源:赛麟汽车)
而花费超过50亿元,赛麟仅造出一款续航305公里的A0级纯电动微型车“赛麟迈迈”。这款补贴后售价15.88万~16.88万元的车型于2019年鸟巢举办的“赛麟之夜”新车发布会亮相。据传,仅发布会就耗费资金超亿元。而当年的销售数据显示,这款车上市后仅售出——9辆。
更为戏剧性的是,此后王晓麟遭实名举报“侵吞国资66亿”,并“出逃”美国,也由此落得“第二个贾跃亭”的称号。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赛麟汽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58次,10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高达27.4亿元。
根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消息,江苏S汽车公司位于南通如皋市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所涉及的机器设备、生产线等资产将于5月30日上午首次开拍。而江苏S汽车公司,也即赛麟汽车。
而在“新造车运动”中,“一掷千金”却最终走向“一地鸡毛”的不仅仅是赛麟汽车。从早期公布的投资金额来看,汉腾汽车、宝沃汽车烧钱更甚。
汉腾汽车曾宣称在上饶投资137亿建设生产基地。如今,汉腾汽车被传即将完成破产重组,汉腾汽车一期工厂将低价出售给长城汽车。
根据企查查消息,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被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人民法院列为执行人,执行标的为87.18万元,立案日期为2022年4月21日,案号为(2022)赣1104执925号。该公司曾涉司法案件346起,其中95.38%为被告,31.5%的案件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此外有历史被执行人记录143条,历史被执行总金额约4.04亿元。
与此同时,曾经以“BBBA”自居的宝沃汽车也拥有相似的命运。早在2013年,宝沃北京密云工厂就已经开启项目建设。2018年二期项目完成后具备了年产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宝沃汽车还在浙江杭州与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署重大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嘉兴建设制造基地,整个项目投资达200亿元,分三期实施。其中,三期工程为宝沃汽车整车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也即宝沃第二座工厂。
如今,宝沃汽车同样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4月22日晚间,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北京宝沃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2022年4月22日作出(2022)京01破申155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北京宝沃的破产清算申请。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倒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已有经历过6轮融资最终无奈破产重整的博郡汽车,烧光84亿未造出一台量产车的拜腾汽车,烧光51亿未见量产车破产清算的长江汽车等。
造车新势力们走完“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过程,往往只有短短几年。
弱肉强食,产能重置
当初砸下重金建设工厂,伴随品牌被破产清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资产,大多只是生产基地和工厂,而这也正是汽车产业产能利用率仅有一半多的主要原因。
与这些品牌迅速没落形成对比鲜明的是,行业里仍有许多品牌产能不足,供不应求。二者之间正好形成了互补,汽车产业的产能重置也就此拉开。
日前,有接近汉腾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汉腾将在近期完成破产重组,完成后汉腾汽车一期工厂将低价出售给长城汽车。但对于这一说法,双方均未明确表态。
这样的传言也早有端倪:去年6月,在汉腾产能利用率几乎为零的时候,长城汽车官方对外宣布,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接手汉腾汽车二期工厂。
而快速扩张的长城汽车,除了收购了江西上饶的汉腾汽车二期工厂和湖北大冶的汉龙汽车工厂,今年2月还传出众泰临沂生产基地被长城汽车收购的消息。根据长城汽车“2025战略”规划,长城汽车将在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的目标。其中,80%将是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
伴随汽车产业洗牌加速,产能重置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2020年末,大乘汽车就将其位于江苏金坛生产基地,卖给了小牛电动旗下的新势力品牌“NIUTRON自游家”,并在去年年底将其抚州生产基地卖给了比亚迪。
2021年,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投资60亿元接手北京现代一号工厂的厂房及土地资源,投建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今年2月,还传出了东风本田接手神龙汽车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工厂的消息。据悉,东本接手神龙工厂后,将改造其为专门生产纯电车型的全新工厂。
2021年乘用车产能按企业销售量的分析(图片来源:乘联会)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有销量的企业是86家。其中,有29家企业的销量少于1万辆,这些企业的产能占了总数的13%,而销量只占总数的0.46%,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2.02%。显然这些企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也将成为产能重置的主要对象。
由资本催生并引发的新一轮汽车产能重置,已经渐成席卷之势。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造车新势力洗牌:一个月四个品牌“倒下”
-
河北燃气汽车加气设施建设提速2023-11-30
-
我国发展天然气汽车的有利条件2023-11-30
-
今年将引进换购纯电动汽车1230台2023-11-30
-
核能汽车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现实吗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2018年纯电动汽车强势来袭 你准备好了么2023-11-30
-
汽车协会和电池联盟联合发布第一批《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警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2023-11-30
-
习近平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2023-11-30
-
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布2023-11-30
-
平安银行 电动车起火事件频发 工信部:正牵头编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南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