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大众汽车的“中国结”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4-21 16:09:58
热度:

大众汽车的“中国结”大众近期因为期货套保业务浮盈35亿欧元,靠着在伦敦血拼镍期货,贡献了同期利润的将近50%。然而在商言商,大众毕竟是卖车的,业务的基本盘依然要靠汽车销售。因此相比

大众近期因为期货套保业务浮盈35亿欧元,靠着在伦敦血拼镍期货,贡献了同期利润的将近50%。然而在商言商,大众毕竟是卖车的,业务的基本盘依然要靠汽车销售。因此相比期货市场的短期获利,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出击才更加值得关注

01

冰火两重天

前些年在新能源业务中处于被动身位的大众终于实现了突破。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3月大众纯电动汽车交付量9.91万辆纯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销售方面仍在稳步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增长了65%。

同样,这一数据也同步在了中国市场。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大众汽车在中国共销售3.87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大增67%,其中,ID.家族车型共售出2.71万辆。

转身不易的大众取得这一成绩无疑值得称赞,但尽管新能源汽车录得增长,整体颓势仍未根本扭转。根据大众中国发布的在华第一季度销量,全口径新车交付75.4万辆,同比下降24%。这也是大众近年来展露疲态的状态延续。作为全球市场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在疫情的影响下进一步发酵。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表示:“3月中旬以来,新冠疫情在长春和上海相继爆发,两地是我们的合资企业和许多关键供应商的所在地,这对集团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意味着我们暂时无法满足大量的客户需求。”

在大众的官方新闻稿中,大众方面直言:“年初开始,持续的全球芯片结构性短缺,以及多个城市的新冠疫情,导致集团的交付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此外,零部件生产和相关的物流运输暂停或受限,使本已受损的供应链承压加剧。”

疫情的影响除了导致生产层面受困,在销售端,同样受累。根据大众方面数据,仅在3月,大众便有约20%的经销商暂时关闭,并有很多经销商面临工作人员因隔离而无法到岗的情况。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局势的发展,合资方企业所在地开始相继准备或实施复工复产,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截至4月20日,上汽集团已经正式启动压力测试,全面摸排复工难点和堵点。本次压力测试包括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领域,将充分验证复工复产条件;而吉林省的复工复产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截至4月16日,长春市规上工业企业共复工复产753户,返岗员工9.9万人,复工率达56.6%,复产率达51.6%。其中,一汽集团位于长春的五大主机厂全部复工,累计返岗复工7438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众的新能源攻势取得了喜人成绩,但疫情的反复又给出了客观难题。

02

供应链大考

如大众所言,今年以来,大众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供应链承压加剧的情况。但这一客观情况其实并非大众一家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的供应链大考。

一方面,供应链大考令众多车企面临停产停工的难题,汽车销售和经营业绩将直接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这次危机也客观加速了汽车产业进化的进程。

近日,大众集团CFO特利茨表示,大众将在2030年前放弃数十个内燃机车型,并减少汽车的总体销量,以集中精力生产利润更高的奥迪、保时捷等高端汽车。

从上述发言中不难看出,大众未来的重点将更加侧重新能源市场以及豪华车市场,前者代表趋势,后者供给利润。而在此之前,国内的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已经正式宣布放弃燃油车,全面进军新能源。比亚迪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依然稳坐中国汽车企业市值龙头的宝座,可见新能源这一光环对于车企估值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诚然,大众的体量远非现今的比亚迪能及,但比亚迪产融双丰的成绩也不妨为大众所借鉴。

除了造车卖车,比亚迪在电池、半导体芯片等方面全线布局,收获资本青睐的同时,也在打通汽车供应链以形成上下游合力。

近些年以来,大众在供应链上下求索、动作频频。

今年4月2日,大众集团披露,正在采取更加聚焦中国的采购战略,首次邀请中国领先科技企业参与集团全球采购,进一步推动以软件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中国供应商伙伴获邀参与集团车型首次投产阶段的全球采购,为集团2025年在欧洲和北美投产的、基于SSP平台(可扩展系统平台)并搭载CARIAD E3 2.0软件平台的纯电动车型提供硬件。约2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参加了近日于北京举行的CARIAD E3 2.0硬件采购线上启动会。

尽管具体名单仍在集团层面及受邀企业间秘而不宣,但大众中国的相关人员表示:这些受邀企业都是中国各领域的头部公司。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硬件采购招标聚焦四个关键领域:数字互联、智能驾舱、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有意思的是,上述四个领域也正是当前汽车投资的重要风口。可以预见,大众此次招募中国企业进驻全球供应链,其心思不仅在于自身供应体系的考量,也是与中国产融经济同频共振的精准把脉。

除此之外,大众中国在合资2.0的时代同样屡有斩获。在汽车生产层面,大众收编江淮后也开始了“整兵”。根据大众集团的电动车规划,大众安徽有望被打造为下一代纯电车型的核心生产基地,引入MEB、SSP 造车平台,带来江淮汽车实现外延合作的重大机遇。未来引入的SSP 平台将是一个“超级平台”,在成本端和延展性方面竞争力突出。

与此同时,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大众也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更进一步”。

3月21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宣布,三方将组建合资企业,以确保电动车电池原材料镍和钴的供应,希望在原材料价格飙升的环境下控制电池成本。大众集团认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实现其对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同时通过技术协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性能。除此之外,大众集团还表示,将与华友成立第二家合资企业,专门从事硫酸镍和硫酸钴的提炼。

面对全球业务占比37%的中国市场,大众不仅要在本土化进一步深耕。面对供应链大考,大众更是广发英雄帖,毕竟中国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全球汽车销售的中心,更成为新一轮汽车工业重塑的风眼。

本文作者 | 张延陶    

来源 | 英才杂志

       原文标题 : 大众的“中国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