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跟不上RISC-V和东数西算的车企,终会哭在算力内卷
跟不上RISC-V和东数西算的车企,终会哭在算力内卷2022年开年,欧美的芯片法案已落地,而近期我国也将迎来重要的方向性会议,我们会见证怎样的前景?就在这几天,在俄罗斯准备启动内网
2022年开年,欧美的芯片法案已落地,而近期我国也将迎来重要的方向性会议,我们会见证怎样的前景?
就在这几天,在俄罗斯准备启动内网时,苹果/谷歌还有部分美国科技公司也几乎同期关闭了自己在当地的服务,于是,乱象从发,手机支付端直接失效,造成大量的人无法乘坐地铁、公交。
我们究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又是如何,这则消息,相信能对很多人产生启示。
计算+云端+通讯所组成的智能时代,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我身边的一切,包括手机、包括汽车。这之中最重要的计算端,就在2022年的2月,已经在全球大国里开始变天,欧盟、美国的相关法案纷纷落地,接下来的全球竞争格局会很显然的落点到“算力”身上,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智能汽车的一切方面,包括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
计算之于智能汽车,关于卡脖子的话题
随着中兴、华为的相关芯片业务遭遇制裁,再随着2020年不断发酵的汽车芯片荒,中国消费者因为关注华为,再因为提不到车、车辆涨价、优惠变小,很直观的对芯片一词有了“用起来不卡”之外的新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设计→流片→代工→封装→测试等生僻词,也直接了解到中国在芯片+计算中的优势与劣势。
未来的时代发展趋势是计算,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同样如此,再结合现状,汽车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一个话题“中国车在智能时代里的发展,会不会继续看人眼色,被卡脖子。”
认知陌生、全球化正在重构、海外已完成技术先发,是这一话题的变量。
而市场现状是,x86的底层架构在英特尔、AMD手中,英伟达收购Arm刚刚被叫停,而接下来的Arm准备谋求IPO上市,通过扩大资本市场运作,尽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上述与你我相关的是,一切关于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能车机的表现,均以此现状打底。如果,你期待未来花15万就能买到准自动驾驶能力,而不是要看外国人给我们怎么定价,如果你期待花20万买辆吉利、长城、比亚迪就能在智能车机领域里比100万的奔驰、宝马要好。
如果你希望中国国产车能比德系、日系更好,甚至是冲到欧美市场里卖成爆款,比如去德国市场里和高尔夫打成平手。那么,上述的一切,就很值得展开聊聊。
在当前,中国汽车在智能计算领域,主要面对的压力是,芯片硬件的可控能力的不足,端云结合算力能力的不足,而相应的优势则是,在应用层面、有效数据层面的效率/样本量较海外已明显高出一级。
换句普通人能理解的话是,我们在高端计算芯片方面,现如今主要依托全球供应链,不论是小鹏、蔚来、吉利、长城,基本上主流品牌想做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大多只能去采购Mobileye、英伟达两大巨头的解决方案、开发工具。除了霸占市场绝大份额的2大巨头之外,其他车企可以选择的还包括正在崛起的中国公司-地平线(理想汽车已入局)、华为相关业务(弱势汽车品牌已入局求生)。
虽然还有黑芝麻、高通的入局,但二者一个是黑芝麻华山一号A500、华山二号A1000刚刚完成量产,还没有装备到量产车上难以验证表现;另一个是一直以来擅长智能座舱的高通发力的新业务,同样无法验证。
产业并未实现高度规模化,因而你我购买一辆带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时,要么是花费不菲才能体验到足够安全的能力,要么是低价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适得其反。
而且,我们还面临的是,一旦国际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其所存在的现实用车安全等问题。随着电动车销量渗透率不断超过20%,随着智能汽车的销量占比不断提高,这些会带来的实际影响需要评估。
至于为何汽车自动驾驶芯片、汽车智能座舱产业还无法高度规模化,除了光刻机、光刻胶、制程等层面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计算架构的底层控制权只在3家公司手中。英特尔和AMD掌握x86底层,Arm作为“身份独立”的公司,通过授权、售卖IP等形式与英伟达、高通以及一系列芯片公司进行合作,当下包括你我能熟知的几乎所有中国芯片公司(华为、阿里、百度),均设立了以Arm为核心的相关业务主线。
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参与者来说,当前的算力数字在不断内卷,我们眼前也在不断见到众多新的数字宣传。
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意义。因为,底层一旦发生大的迭代,没有深度控制权的,就必须进行优化,这个优化可能是小幅度的,也可能是换路式的大修大改。
特斯拉会不会受到上述的影响?答案是会,但影响并不大。因为其依托于Orin X正在建筑自己的超算(已经2021年AI DAY上进行发布),且它是一家与美国资本市场深度绑定的巨头。欧洲车企奔驰、宝马、大众会不会受到上述的影响?答案是会,而且可能影响很大,而这也是2022年2月欧盟颁布投入430亿欧元,谋求2030年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20%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新能源和智能化成汽车业“新风口”2023-11-30
-
深圳将出台我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2022-03-07
-
人工智能与5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2022-03-07
-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交5项建议,为解决车规级芯片供应紧张支招2022-03-07
-
浅析单车智能:如何实现汽车自动驾驶能力?2022-03-07
-
比亚迪芯片荒?等车3月没优惠的海豚告诉你:荒的是产能2022-03-07
-
狂砸钱扶持半导体 全球芯片补贴战打响2022-03-05
-
“芯片危机”还要持续多久?工信部正式回应:有望在今年解决!2022-03-04
-
自动驾驶芯片战役: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之战早已埋下伏笔2022-03-04
-
百度智能驾驶的“三驾马车”将驶向何方?2022-03-04
-
中兴通讯造车芯,抓紧智能汽车风口,直面吉利避开比亚迪2022-03-03
-
车规级芯片相比消费电子芯片有什么不同之处?2022-03-03
-
狂砸钱扶持半导体,全球芯片补贴战打响2022-03-03
-
车规级芯片有哪些要求?车规级芯片要求详解2022-03-02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