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面向智能驾驶时代,广汽埃安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突围多了一番现实意义
面向智能驾驶时代,广汽埃安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突围多了一番现实意义导|语随着激光雷达在智驾领域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广汽埃安的技术突围也就多了一番现实意义。作者丨卫金桥 曹佳东
导|语
随着激光雷达在智驾领域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广汽埃安的技术突围也就多了一番现实意义。
作者丨卫金桥 曹佳东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别致
新能源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下,任何一轮的技术升维,都将成为在局者谋定未来的一个拐点。从特斯拉到“蔚小理”,乃至后入局的每一个人,无一例外。
因而,从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超充桩等的发布,曾是广汽埃安为稳定现有格局而做出的偌大努力,那么,面向智能驾驶时代,广汽埃安又怎能退缩?
都说,以高阶智驾为新起点,从年初发布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到今年广州国际车展推出全球首款续航超1000公里,且搭载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的AION LX Plus,就是其为驻足未来,一步步穿透产业天花板的利剑之一。
但纵观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当激光雷达的应用成为新能源车企参与军备竞赛的核心,此举为广汽埃安带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在硬件层面的升级,其背后暗藏的发展深意,更在于评定产业高度的标准是否将就此重建。激光雷达技术比拼的表层下,不过是广汽埃安面对智能时代到临的精进态势。
1
以安全为己任,方能从源头领先
是的,自汽车“新四化”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围绕自动驾驶所展开的技术争夺就不曾停下。这就导致在感知层面,一直都留存着执着于纯视觉方案和搭载激光雷达的两派之争。
前者因成本可控,且通过算法能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产生最具效力的感知,成为了新能源车企早期最愿意采用的技术路径。但很显然,随着特斯拉这个纯视觉方案的忠实拥趸,反复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差池,激光雷达的应用自然就有了极强的前瞻性。
作为新能源车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广汽埃安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EV(电动车)+ICV(智能网联车)的技术路线,伴随3个同级独有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搭载在了AION LX Plus上,广汽埃安以技术谋定未来的决心愈发凸显。
回到技术本身,对于激光雷达,所有人都会提出疑问。在自动驾驶技术尚处发展阶段,为什么要用激光雷达?既然成本优势的纯视觉方案,能适用于多数的日常使用场景,广汽埃安的这套激光雷达上车又有多大的优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作为推动智能驾驶进一步向上发展的技术路径之一,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组件的感知系统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玩家看中,其特有的技术特性一直是传统纯视觉方案无法比拟的。
作为车辆的主要感知原件,激光雷达可获得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这就意味着,精度高、角度测量能力和轮廓测量能力好,抗干扰能力还强的激光雷达,在硬件成本急速下降的今天,足以成为新能源车企实现自我武装的优势所在。
基于此,广汽埃安在激光雷达领域的研究也就多了一层实际的意义。只是说,鉴于当前第一代激光雷达采用一维扫描的方案,分辨率和刷新帧率固定不可变,难以满足自动驾驶场景需求的原因,要想达成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城市+高速全场景NDA),此次推出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就必须做得更为极致。
那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先给出一组参数,此次发布的AION LX Plus所搭载的第二代激光雷达,搭载全新二维 MEMS 智能芯片,在城区拥堵场景时,环境感知刷新率可做到10~30Hz动态调整(主流第一代10Hz),毫秒级探测频率,快速识别加塞、鬼探头等突发情况,先人一步进行应变反应,让城市复杂路况自动驾驶也能游刃有余;高速场景时,可实现垂直分辨率在0.2~0.05°之间的智能调控(主流第一代固定0.2°),自带“高速侦察机”,精准捕捉远距离锥桶、凹凸路面等,超远距离预判风险,提前进行减速、变道,让高速自动驾驶稳如老司机。此外,这款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250 米,并兼顾了体积和造型上的和谐度。
作为对比,以当下已经宣布搭载激光雷达的小鹏P5和未上市的蔚来ET7为例,两者皆为第一代机械式棱镜为基底的激光雷达,其垂直分辨率仅分别为固定的0.2°和0.06°,刷新帧率则均为固定的10Hz。虽然在探测距离上,蔚来ET7所搭载的激光雷达能和AION LX Plus上的相当,但成本上却又大大高于后者。而且,小鹏P5激光雷达数为2个,蔚来ET7只有 1个,AION LX Plus则同时搭载了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其在雷达的覆盖面上,可交叉覆盖车辆周围视野300°,在技术和数量上都占据优势地位。
而针对由这一切所能企及的功能,用通俗的话说是,相比于同类产品,广汽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在达成全场景覆盖的同时,既能实现远距离看得远、看得清的目标,又能给予驾驶者在近距离响应快,躲避及时的期待。
放到现实生活中则为,在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8个自动驾驶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2个独立高精定位模块组成的同级最强智能驾驶硬件的助力下,AION LX Plus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都可自主完成红绿灯路口直行、自主变道超车、红绿灯左右转弯、掉头及环岛通行等指令。
而整套系统的灵敏度提升3倍,反映出的实际效果就是,通过对车辆、穿行的两轮车、行人等识别的提前,将加塞和刮蹭等紧急情况扼杀在摇篮中。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
要知道,此次广汽埃安展示在人前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是可以构造出三维立体图像,完美解决视线逆光、凹凸路面、锥桶或施工路段等极端场景。
在这种特性的加持下,AION LX Plus的智驾系统中,一并衍生出了同级独有HOD+DMS双重监测的高速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能自主完成在高速主路上主动选择最优车道行驶,据前车200米路况,实现自动变道、避让与减速等一系列复杂却又常见的操作。
2021年,是激光雷达“上车”的大年。曾经仅用于Robotaxi、无人车测试的它,终于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此前,即将开放城市NGP功能的小鹏P7是这样,那未来,未上市的蔚来ET7、威马M7等车型更是如此。
在这波大浪潮中,广汽埃安并非抢占入局的第一人,如今的AION LX Plus更不是首个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可它的那份倔强就在于,为了在加速迈向高阶智驾道路上始终保持领先性,短暂的静观其变,不过是为了以一个超越行业高度的样子示人所做的铺垫。
2
用实力激发行业潜能
“智能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到全产业开启下一阶段话语权迁徙的视角,随着“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为了力争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加快推进智能汽车业创新发展,强化智能汽车领域顶层设计。正经历着第三次造车浪潮的中国汽车工业,显然需要在技术推进上拿出觉悟。
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相比,广汽埃安目前已在智能网联汽车(ICV)领域,一向坚持全栈自研,依托广汽6000人的自主研发团队,打造出行业领先的ADiGO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并在2020年8月实现了全球首批L3级自动辅助驾驶车辆的交付。
所以从此次为了加速在迈向高阶智驾道路上始终保持前瞻性和领先性,一方面,确实能在AION LX Plus身上,看到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所能企及的最新高度,那另一方面,无疑能再次突出广汽埃安在该一领域所建立的技术优势。
也许激光雷达的应用,已是大多数想借技术突围的车企在做的事情,采用何种布置和底层设计方式,也都存在探讨的意义。但不变的却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终究是市场发展的成熟化。
据推测,激光雷达市场将在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以上,出货量也将达到2030年的2390万个,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百亿。若按照《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到 2025 年,中国或将推动具有一定自动驾驶技能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在新能源车行业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今天,广汽埃安推出AION LX Plus的举动,都极具行业前瞻性的现实意义。况且,AION LX Plus已在解决基本的消费痛点上完成了对同级车型的超越,作为全球首款实现1008km 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的纯电SUV,不仅开启了新能源车“月充时代”,也直接宣告长期以来纯电车续航竞赛迎来终点。同时,通过将百公里加速时间做到2.9s,新车再次刷新了中国最快车极速纪录。
AION LX Plus不仅在智驾、续航、加速方面都凭借行业顶尖的技术做到了配置领先,而且在包括外观和内饰在内的颜值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升级。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对设计未来感、座舱科技感的考究,AION LX Plus那源于ENO.146概念车的塑风破浪造型和启明星白主题的高级内饰,以及升级配备的高通8155座舱芯片、IBCM无感启动、全新AR实景导航、DMS+OMS座舱监控等同级领先的智能科技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着全车的高级感。
由此一来,当应用激光雷达的智驾技术,激发出整个产业进步的潜力和改变市场对待智能汽车的态度,我想,广汽埃安一直秉承“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的品牌核心理念,终究会为其从年销10万辆跃迁至新的高度做着弥足背书。
THE END
上一篇:工信部将启动双积分政策修订工作
-
无人驾驶新能源车下月可试驾2023-11-30
-
新能源车免车购税第九批目录分析:氢燃料电池破冰2023-11-30
-
研究称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占比或达12%2023-11-30
-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引人关注2023-11-30
-
唐山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新能源车不受限2021-11-25
-
深圳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体量最大城市2021-11-23
-
未来五年将有一批新能源车企倒闭?2021-11-22
-
无锡货车通行大调整,新能源车辆通行权限空前提高2021-11-22
-
禾赛科技折戟“激光雷达第一股”2021-11-18
-
退役潮来袭,新能源车电池回收“正规军”打不过“黑作坊”?2021-11-18
-
禾赛科技完成7千万美元D+轮融资,持续深耕激光雷达赛道2021-11-18
-
激光雷达公司Ouster与NVIDIA达成合作,加速布局自动驾驶2021-11-16
-
美菜网—“鸟枪换炮”投入使用新能源车,用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企业楷模2021-11-16
-
10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超38万辆 动力电池装车量15.4GWh2021-11-12
-
北奔重汽成功取得氢燃料商用车资质;广东:鼓励使用新能源车配送 放宽广深新能源汽车上牌指标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