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比亚迪回应停产燃油车消息:暂时没有此计划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6-24 18:08:53
热度:

比亚迪回应停产燃油车消息:暂时没有此计划电车汇消息:今日(6月24日),网传的一份比亚迪内部交流会议纪要显示,在被问及“未来公司的燃油车会不会全部被DMI、DMP全面替代、停产”时

电车汇消息:今日(6月24日),网传的一份比亚迪内部交流会议纪要显示,在被问及“未来公司的燃油车会不会全部被DMI、DMP全面替代、停产”时,比亚迪方面表示,去年油车23W辆,今年内部销量预期燃油车在15W辆左右,未来燃油车的规划也已经停止,最快明年全面替代(只要DMI月产能达到8W辆,月出货4W辆)。这或将预示着,最快2022年,比亚迪将全面停产纯燃油车。

对此消息,有媒体在向比亚迪求证后得到的答复是“暂时没有此计划,目前市场及消费者有需求,合作伙伴经销商有需求。”

会议纪要还提到,在动力电池产能方面,2020年底共53GW其中13GW为刀片电池的新增产能。今年还会再新增20GW,其中包括在重庆长沙贵阳蚌埠四个地方,每个地方的实际规划是10GW。到今年年底,总产能可到70-80GW,新扩的产能全为刀片电池。电动知家了解到会议纪要还透露,按照滴滴的规划,到2025年其将有100W辆纯电出租车。暗示比亚迪表示,未来燃油车的规划也已经停止,最快明年全面替代。这或将预示着,最快2022年,比亚迪将全面停产纯燃油车。和滴滴联合开发的一款网约车D1未来将有很大的时长需求。

比亚迪交流纪要全文如下:

一、整体情况:

1,破局而立,是比亚迪市场地位的变化。中国汽车过去这么多年,33%是自主品牌,但现在在新能源车这个领域,70%+为自主品牌。中国自主与品牌的地位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2,BYD的品牌形象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在塑造品牌形象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其中的代表车型,BYD汉,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持续热销,到目前为止每个月的销量也保持在8000左右。目前来看,中国还没有一款20w+的自主品牌车型单月销量可以维持在这个水平。

3,新能源汽车beta体现之元年。渗透率上,新能源汽车从0%-5%用了十年时间,5-10%仅用了一年时间。5月份新能源车的销量在11%左右,1-5月份新能源车销量90万辆,全年看200+-240+,新能源车增速非常快。

4,国潮兴起,弄潮当先。在国潮兴起,民族自强的大背景下,国潮自主品牌迎来了大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国内,未来我们都有机会拓海外市场。

5,颠覆创新。在新能源车的行业中,中国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产业链,包括三电技术等。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还有自己的创新,比如BYD去年发布的刀片电池,改变了海内外对磷酸铁锂的认知,推动了磷酸铁锂在行业中的渗透率(从之前的个位数提升到5月的20%+,装机量5月份占16%),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6,BYD自身有非常深厚的技术沉淀。今年我们所有纯电动车型将全部切换为刀片电池。刀片电池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刀片的安全性,解决了消费者在安全上的担忧;二个是成本优势也较大(比三元),材料方面上更便宜,其次,他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受制于稀缺矿产资源的限制。电池成本占整车的40%左右,如果电池成本-10%,整车毛利+4%

7,刀片电池不断替代装车。从今年3月份开始,元,秦plus,宋plus已经全面换装刀片。另一个重磅技术产品,超级混动。第一款是今年3/8号上市的秦plus DMI,4月份是宋plus DMI,唐DMI.目前已经全部上市,我们非常看好他们未来的表现。过去新能源车呈现两端放量,主要集中在10W-到20w+的区间。20W以上是Model3和ModelY,购置端的价格是比燃油车便宜的,使用端的经济性比燃油车更便宜。20W以上,3和Y带动行业高端放量;10W以下的五菱宏光,靠低价带动了这个市场。但我们认为汽车市场最大的份额在10-20W,每年有1000W+的销量,这个市场并没有兼具经济性和性价比的产品,主要靠对公驱动(70%以上)。以卡罗拉和雷凌为例,油车的价格在13W,混动比汽油版贵7W,没有性价比,首购人群不会购买(2020年至今,汽车的消费贡献中有60%来自于首购人群,更注重性价比)。(BYD还是性价比战略)在混动车型上,BYD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别人还没有投放,BYD有一定的红利期),给混动贴上了BYD的标签。

8,今年下半年推出E系列产品,海豚(EA1)正式发布(是产品不是品牌,和王朝系列相同)。海豚EA1是一款A0车型,A级轴距,定位偏年轻化。后面还会有偏年轻化的海洋王国系列产品。现在的市场,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未来会更多以消费者为导向去制造产品。今年除了海豚之外还有一款车型面世,明年则会有2-3款车型上市。我们的高端新品牌(这里指车)将在23年上市,品牌本身将在年底开始发布。

9,动力电池。2020年底共53GW其中13GW为刀片电池的新增产能,今年还会再新增20GW,其中包括在重庆长沙贵阳蚌埠四个地方,每个地方的实际规划是10GW。到今年年底,总产能可到70-80GW,新扩的产能全为刀片电池。外供方面也有较多积极的变化,去年:北汽理想长安福特,今年开拓了一汽。福特的e-Mustang用的就是BYD的811电池,我们在2019年就具备量产811的能力,不量产装车的主要原因是处于品牌和安全的考量。目前海外销售多为811产品(对LFP的认知较为落后),同时拓展刀片的外销。我们明年将推出700KM续航的LFP产品(160Wh/kg,180的还有一段时间),其体积比能量密度可以达到目前的811水平。未来2-3年,其重量比能量密度也可以达到811水平。

10,电子。Apple拓展顺利,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全年放量。电子烟赛道不错,BYD的产品可以打破目前的格局。核心分拆进展积极,价值重估,争取下半年IPO。云轨,深圳、长沙平稳发展。

二、Q&A

Q:海外规划?

A:市场很大,中国市场也还比较低。海外也在积极推动中,挪威预售。优势:1,我有300个城市的电动大巴。2,执行力强,民企。短期还是聚焦国内,更看好国内增长。

Q:和滴滴合作的情况?

A:按照滴滴的规划,到2025年其将有100W辆纯电出租车。D1从疫情到现在平均下来一个月2-3K台,但随着疫情的恢复,对公出行增加将驱动其成长。

Q混动未来的销量情况?

A:DMI订单(3个车):3月发布时订单是5W辆左右,4月底7W,5月10W,现在未交付订单10W(交付2W)。

Q:怎么看和长城DHT的比较?

A:过去大家买自主SUV,第一个想到的是长城;买轿车第一个想到的是吉利,这个是品牌优势,先发优势,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相较而言,混动方面BYD DMI在品牌认知上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比长城)。

Q:DMI超级混动产能爬坡计划?

A:6月能满足将近2W辆的水平,78月份还是要看看小刀片(功率型,混动用功率型纯电用能量型,大刀片)的拓产情况

Q:未来公司的燃油车会不会全部被DMI、DMP全面替代、停产?

A:会,BYD要全面电动化,加速整个行业的电动化进程。去年油车23W辆,今年内部销量预期燃油车在15W辆左右,未来燃油车的规划也已经停止。最快明年全面替代(只要DMI月产能达到8W辆,月出货4W辆)。

Q:和丰田的合作情况?

A:去年和丰田成立研发公司,主要在车型设计(按照BYD的规格做设计),未来大概率会进入其供应链体系,A 级或者A+级汽车为主。生产还是由丰田自己的工厂生产,核心零部件大概率采用BYD的。未来BYD分两部分,一个是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二个是做汽车tier1供应商。

Q:汉的情况?

A:汉去年7月到5月,累计销量8.4万辆,5月销量超8000,销量稳定。今年7月份会有上市一周年小改款,系统和硬件上会有升级。明年上半年大改款,续航提升(600提升至700km),硬件外形在再做升级。汉当月就可提车,不存在产能瓶颈。

Q:年底8W DMI的产能,能达到吗?

A:概率较大。现在上产能速度较快。

Q:内部有没有对其他的技术路线有储备?

A:固态电池5-10年以后。有,811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福特能用肯定是看上我们的电池的效果。

Q:想问一下未来公司在电池这一块的规划,目前乃至未来三年可能还是以刀片LFP为主,之后会不会考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高镍或者四元的电池呢?因为大家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可能更高?

A:都有可能,目前的重心还是放在刀片,未来的LFP不会比三元差多少。

Q:智能化的现状和规划?

A:这个行业主要有两类产品。一个是特斯拉,做垂直整合。剩下的其他车企靠买第三方的技术或零部件,然后在其基础上做自己的逻辑算法,受制于第三方,短期的差异化不会太大。BYD短期看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诉求(通过第三方)。长期肯定会自己掌握核心零部件(芯片,系统)和算法(不知道啥时候)。智能座舱的生态会自己建立,基于安卓系统做的。激光雷达这种硬件肯定会有的。

Q:芯片缺吗?

A:功率半导体我们不缺。MCU也不怎么缺(整体量小),缺的不多。

Q:海洋王国系列未来也有可能出汉这样的车吗?

A:有可能。海洋王国整体是偏年轻化的风格定位,不仅限于经济性,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很高。

Q:智能驾驶这块,底层的算法、操作系统主要是和华为合作吗?

A:我觉得只要是有理想的老板,知道自己要赚什么钱,都不太回合华为深度合作。BYD和华为的深度合作比较难。BYD和HiCar主要是车机互联是有合作。

Q:销售渠道和品牌方面有些什么变化?

A:两方面,一个是针对现有的品牌体系,增强销售的整体素质,BYD都是产品带着销售跑,别人(新势力)都是销售带着产品跑。提升品牌宣传,在维度上有创新,拓渠道,对标新势力。第二是在核心CBD和繁华的商业区多开线下展位/店面,拓展消费者对BYD的认知。

Q:原材料这边的情况?

A:一台车铜60-80kg,价格涨了70-80%,一季度电解铜从7W涨到10W(铜用量是油车的3-4倍);碳酸锂,6W涨到18W;电解液20-30多万,钢板400kg(白车身)+200kg(其他),电池占40%。总的来说,通胀持续性不会太强。大宗没法锁价。

Q:储能情况?

A:去年0.5GW,今年出货量涨几倍。收入没有体现,还是太少了

文章摘自 电车汇20210624 发自北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