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车企业绩与市值完全背离,这是资本的远见卓识还是股市的急功近利?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2-01 15:00:10
热度:

车企业绩与市值完全背离,这是资本的远见卓识还是股市的急功近利?近日,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续驶1000公里真与假的争论激起行业热议。其起源是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一个论坛上作报告时说的话

近日,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续驶1000公里真与假的争论激起行业热议。其起源是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一个论坛上作报告时说的话:“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他的理由是:“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因为我们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在这里,欧阳明高并未指名具体产品,也未指名具体企业,但经过媒体的剪裁、解读、引导后,公众的视线都集中到最近发布了有关电动汽车续驶达到1000公里的三家车企身上:蔚来、智己(上汽)、埃安(广汽)。而前两者对欧阳明高的话保持了沉默,后者则很快做出了澄清和解释。

广汽集团发布的技术说明公告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分别解决“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这两个动力电池应用中的不同痛点。

这一解释让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此前其宣传海报上的“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科技”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是两种不同的电池,分别搭载在两款不同的车型上,一款能实现快速充电,另一款能实现1000公里续驶里程。而公告发布之前,许多人还误以为那是一款车,能够同时实现8分钟充电80%和续驶1000公里。看来,此前“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的宣传海报没有说清楚这一区别。

我国动力电池技术 还未取得全面突破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同一数据源显示,2020年1-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0.7GWh,同比小降3.5%。宁德时代新能源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30GWh,保持了17%的增长,其中宁德时代装机34GWh,连续4年位列世界第一。欧阳明高在报告中说: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非常活跃,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然而,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还是点状的、初步的、局部的,还没有达到“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和谐统一,还不能够集“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于一身,还不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警惕 浮夸、浮躁之风泛起

正在笔者撰写此稿的时候,网上贴出了一张小片(见下图),好像是网友给威马汽车老总沈晖的一句话戴帽穿靴,加工成了嘲讽蔚来和恒大汽车没卖多少辆车和一辆车也有,却高居中国车企市值老二、老三高位的怪现象。

新能源车企当戒浮夸 戒浮躁

车企业绩与市值完全背离,市场现实与资本预期南辕北辙的现象,从特斯拉诞生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从美国汽车市场扩散到中国汽车市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是资本的远见卓识还是股市的急功近利?是市场的英明选择还是行业外势力的推波助澜?

特斯拉的成功、贾跃亭的造车神话、蔚来汽车的生死跨越、赛麟汽车的波波折折、理想汽车的独辟蹊径、恒大汽车的牛皮,成功与失败、失败与成功交织出现,给了所有进入这个圈子和想进入这个圈子的企业以希望、以斗志、以启发、以“技巧”。

PPT造车、明星代言、纸上谈兵、场景再现、画饼充饥等原本外来新势力惯用的宣传技法,都在汽车圈内开花结果。

这种现象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什么?带来了烦恼、带来了刺激、带来了危机感、带来了紧迫感、带来了动力、带来了自信、也带来了浮躁、带来了浮夸。浮躁、浮夸之风顺理成章进入了原本四平八稳、循规蹈矩、遵章守纪的汽车圈。

细细揣摩起来,近几年,传统汽车企业发布新车型的形式,是不是越来越得新势力的真传?夸大亮点、隐蔽不足、模糊现实、展现未来,这些技巧的应用是不是越来越有新势力的范儿?就拿这几个“1000公里”来说,蔚来的“固态电池”、智己的“永不自然的电池”、埃安的1+1=1,都超出了现有技术达到的最高水平,本应该点得亮亮的,喊得响响的,却被忽略了,忽略得人们甚至连固态电池的生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这种现象奇怪吗?怪也不怪,因为他们是互联网企业推广成功的一种手法,跨界到汽车领域无可厚非。但汽车与互联网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汽车人命关天,任何性能质量的问题都可能关系的人的安危,任何误导消费者的宣传都可能致命。比如告诉消费者,这辆车充一次电可以跑1000公里,而实际上它只能跑500公里。如果该车在城市中行驶只不过是多充一次电的事,无伤大雅,但如果开到沙漠中就可能要了人的命。我特别担心国企有样学样,因为国企在国人心目中代表着“公家”、代表着正义、代表着正确、代表着信任。我相信,至今为止,国企的忽悠、误导,对消费者的伤害要远远大于个体户、私企对消费者的伤害。

实事求是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不尊重科学随意演绎而来的浮夸之风要不得,浮夸背后掩藏的浮躁之气更要不得。没有哪家百年老店是靠浮夸浮躁宣传续命的。

来之不易的成果要珍惜

有权威人士认为,20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拐点,这个拐点不仅是发展速度的拐点、发展质量的拐点,也是发展信心的拐点。笔者不否认这一观点,但认为,这一拐点的出现是意外的,是2020年中国经济的一大奇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这次崛起,并不完全是行业、企业努力的结果,而是更多的借助于外力。国家和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政策助推,特斯拉这一外来户的意外走红,乃至疫情导致的大众对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恐惧,对有一辆私家车的渴望,都推动了这一拐点的出现。

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在高端车市场的突破,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明,智能化电动汽车是有市场、有未来的;五菱在低端车市场的突破表明,新能源汽车是可以替代低速电动车的。这两家企业的实践,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市场,找到了产品。得到资本的追捧是符合逻辑的,蔚来、恒大的高市值也是有些许道理的。

这一成果来得意外、来得幸运、来得不易,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更加珍惜,而不是有意无意的去伤害它。本文开头引用的,欧阳明高那段话虽然只是从技术上更正了一些言过其实宣传,告诉消费者那样完美的技术现在还没有,但我觉得媒体解没有读出来的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别把科学变成伪科学。

来源:电车资源 EV江湖 沈承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