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逆天改命”的银隆
“逆天改命”的银隆现在看银隆,似乎有一种项羽式的悲剧色彩。虽然在一些人看来,银隆在电池领域没有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但在董明珠入股以后,意义好像有所不同。一位在中国叱咤
现在看银隆,似乎有一种项羽式的悲剧色彩。
虽然在一些人看来,银隆在电池领域没有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但在董明珠入股以后,意义好像有所不同。一位在中国叱咤风雨的企业家,几乎倾注半幅身家,银隆一路下降的走势,有几分英雄落寞的味道。
相比董总入股时的声名鹊起和意气风发,现在的银隆声势渐微,常常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媒体版面。“管理层对垒”、“创始人卷款逃亡”、“背负巨额债务”、“销量下滑”、“工厂停产”......一地鸡毛。
在公众的潜意识里,银隆似乎已经走向一场无法逆转的终局。因为在最根本的技术路线上,市场已经做出选择,磷酸铁锂、三元乃至氢燃料成为主流,银隆为之立足的钛酸锂边缘化。
舆论一片风雨之声。关于银隆,网络上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诸如“梦碎”之类的字眼,每每银隆上新闻,标题和评论区不乏看衰之声。就像前些日子,银隆股权拍卖事件,媒体第一反应是“董明珠造车之路能否继续?”......
此刻,董明珠和她带领的银隆,颇有几分背水一战的感觉。只是,历史上的“霸王”难逃垓下之围,乌江自刎;同样铁骨铮铮的董明珠,能够让银隆逆天改命吗?
资本角逐
汽车是一个巨大的修罗场。中国汽车产业浩浩汤汤四十余年,能够在夹缝中生存的,除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里总共只有几朵。而电池是另一个重金打造的赛道,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随便一个都是万亿级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同时挑起“车”和“电池”两大元素的,寥寥无几。国内,目前只有比亚迪和银隆。
和比亚迪一样,银隆也是从电池起步,后续收购车企,由此形成双头并进的格局。不一样的是,比亚迪老板王传福是电池专业出身,在进军汽车和动力市场之前,已经在电池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属于“技术型老板”;而银隆的创始人魏银仓是做汽修和加油站发家,2010年通过收购美国奥钛,获得钛酸锂技术专利,而后收购珠海广通,获得“汽车”,属于“资本型选手”。
董明珠“入主”银隆,属于另一场著名的资本故事。
2016年,同在珠海的董明珠,因为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以及钛酸锂技术路线,想要主导格力收购银隆100%股权。家电企业“造车”的想法,遭到了格力部分领导和股东的反对,这项计划最终流产。
于是,认为“钛酸锂电池和银隆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的董明珠,自掏腰包,并凭个人关系,拉来“董总一个电话就投钱了”的万达,以及京东等明星资本,共同增资30亿入股银隆,获得22.388%股权。后来,董明珠再次增资,将股份增至17.46%,成为银隆第二大股东。
银隆再次完成了一次资本的交接。
正定工厂
董明珠的加持,赋予银隆“网红”属性,让这所原本在电池领域排名算不上靠前的制造企业,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及流量背后的红利。
因为有董总的背书,银隆一路所向披靡,在全国多个城市拿地建厂。2017年5月,斥资100亿,在南京投建新能源产业园,同年7月收购老牌汽车改装厂南京客车制造厂;没过几天又宣布,新增200亿元,打造全国总部和珠海银隆新能源产业园......
在最疯狂的2017年,据媒体报道,在短短8个月内,银隆同时投建珠海、南京、成都、天津等11大产业基地,其中7个新基地总投资达800亿。
银隆投资建厂的速度,用“飞快”形容,并不为过。
在其投资的诸多项目里,有一个位于石家庄正定县的基地。河北是魏银仓的老家,2013年银隆收购珠海广通汽车不久,为了支持家乡建设,通过广通对中博汽车进行了资产重组,在正定县建设搬迁改造扩能项目。
这个项目分三期。一期已经竣工,具备年产1万辆纯电动大中型客车的生产能力;二期在2017年1月,也就是等董明珠入股后,才开工建设,总投资11.35亿。
对于正定县项目的进展,当时本地媒体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据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报道,在签约当日,这个项目就成了正定县的重点工程。为了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在签约后的第3天,正定县特地从涉及拆迁的相关单位、部门、村抽调出60多人,形成7个工作小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推动拆迁工作进展。
仅仅用了20天,正定县就完成了4个村、55家企业的动迁任务,为银隆腾出净用土地1041亩。
报道还特别提到了一个案例。在银隆焊装车间的规划选址上,一个占地10亩的旧养牛场,一度成为拆迁的“老大难”。因为,养牛场内的7间大厂房已经租给别人做板材家具生意,租户图方便,不愿意搬走。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一遍遍地走访、一次次地讲解,嘴上都磨起了泡,最终把工作做通,推进了项目顺利进行”。
法律纠纷
对于银隆的新能源产业园,正定县用“初恋”的热情来对待,但是“甜蜜期”很短,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2018年,银隆出现在一则“骗补”新闻里。据媒体报道,银隆正定生产的纯电动大巴,涉嫌到北京溜一圈后,换个电机再次上牌,以套取国家补贴。后来在企查查公布的银隆相关企业风险里,正定县人民政府出现在上诉名单中。
在度过董总入股后那一段“如日中天”的日子,银隆的“狂风暴雨”扑面而来。
原本包括正定县项目在内,银隆的“大手笔”投资,需要巨额资金作为支持,仅仅依靠银隆自身和董明珠、万达等的投资显然不足。
上市,是银隆的必然选择。
2017年5月17日,珠海银隆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为上市做准备。企业上市的前提,是要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新能源汽车虽然是朝阳产业,但是银隆的业绩并不好看。
2018年5月,珠海银隆的辅导进度栏显示“辅导终止”,进展最终停留在2018年1月17日,银隆上市梦碎。
在各地投资建厂的巨额支出下,没有如愿上市的银隆,资金危机立即浮现,麻烦随之而来。
从2018年开始,银隆的法律纠纷大幅上升。据企查查数据,截止至2020年10月20日,银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自身风险有108项、相关风险719、法律风险167、经营风险39项。
除了网友津津乐道的创始团队魏银仓、孙国华,与格力方之间,你来我往的股权和名誉纠纷,银隆曾经的工程承包方、供应商也将其告上法庭。例如,动力电池供应商北京国能、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结构件供应商欣迪盟,电机供应商英威腾等等。
在一起2019年裁定的国能买卖合同纠纷里,银隆被要求归还一起2017年签订,约定2018年8月归还的电池4500万货款及利息。
舆论唱衰
银隆迎来舆论上的至暗时刻。
如果说,董总的入股曾经给银隆带来明星光环,那么此刻,银隆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差错都将放在聚光灯下,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银隆创始团队和格力方面的权利之争,让网友坐享了一次超级吃瓜盛宴。双方互爆“丑闻”,让“吃瓜群众”观看了一次罕见的商业传奇“宫斗”大戏,也让银隆的企业信誉“跳水”打折。
随着“魏银仓卷款逃亡”“拖欠经销商巨额贷款”、“南京产业园被查封”、“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等新闻爆出,银隆在网友心中的形象急转下降。甚至有人表示,即使是商业传奇董明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直言银隆“不行了”。
在不少网友看来,银隆走向衰败是必然结果。
这不仅仅是领导层争权和企业经营的问题,在最根本的技术路线上,银隆已经“输了”。银隆是从收购美国奥钛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钛酸锂是银隆在行业立足的根本,也是其能够获得董明珠投资的主要原因。
但是,钛酸锂已经被市场逐渐边缘化,三元、磷酸铁锂和氢燃料才是市场主流。从装机量就可以看出,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62.2GWh,同比增长9.2%。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而钛酸锂电池装机量仅达0.38GWh,同比下滑了23.6%。
银隆的纯电动客车销量也急速下降。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16年银隆的销量是6200辆,到2019年已经下滑到2708辆,2020年1-8月只有596辆。
在很多人看来,选错技术路线,还面临各种“内忧外患”的银隆,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舆论一片唱衰之声。
低调转身
即使再优秀的企业家,也无法左右市场的选择。钛酸锂的没落,对于选择了这个技术路线的银隆来说,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一直以来,银隆都在大力宣传他的钛酸锂电池,甚至在近日举办的一次电池行业峰会上,还凭借钛酸锂拿了一个“2020技术创新奖”,貌似银隆一直坚守钛酸锂,在这条“黑到底”的路上越走越远。
却没想到,一向高调的银隆,其实已经默不作声的来了一次“转身”。
据行业内部消息,其实从一两年前,银隆就开始着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2019年年底,其成都基地的生产线已经完成调试,今年开始生产。
目前,网络上关于银隆生产磷酸铁锂的消息很少。只是在其官网电池产品一栏,贴出了几款产品示意图,低调的插在钛酸锂产品之间。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是一款65Ah和一款70Ah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分别为160和165Wh/kg,循环寿命2500次。此外在产品最后,银隆还公布了一款60Ah的三元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是180Wh/kg,循环寿命2000次。
据业内人士透露,银隆自家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将用于储能,以及自家生产的电动客车。
从工信部最新公布的336和335批新车目录来看,这两批银隆的纯电动大巴车型里,只有一两款是用钛酸锂,其余全部是磷酸铁锂,用的还是宁德时代、国能、芜湖天弋的电池。
因此在动力电池方面,目前银隆自己的磷酸铁锂应该处于研发测试阶段,还未装车。
暗暗蓄能
虽然,现在舆论并不看好银隆,甚至不少人唱衰,但是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业内人士看来,银隆还有机会。
在网友眼中,银隆最“致命”的是,技术路线上的“错误”。不过,磷酸铁锂、三元、钛酸锂看起来是不同技术路线,从钛酸锂转到磷酸铁锂其实并不是很难。钛酸锂电池是指负极用钛酸锂,正极还是磷酸铁锂和三元。因此,银隆做磷酸铁锂,只需将负极的钛酸锂换成石墨就可以了。
“磷酸铁锂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技术和资源方面,银隆做铁锂并不会存在很大问题。他们有几个基地是生产电池的,调一下产线就可以了。”“先不说银隆的磷酸铁锂,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用在他们自己的车上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有董明珠的背书,银隆有充足的公交车订单,至少他们(基地)签约的那些城市都会用他们的车。”一些电池行业专家表示。
据了解,除了老本行电动客车,现在的银隆还有一个发展重点——储能。钛酸锂具有长寿命、充放电快的特点,适合做储能。不仅钛酸锂,目前成都基地生产的磷酸铁锂主要攻克的市场方向也是储能。
据悉,到目前为止,银隆已经获得一些储能上的客户,例如中国铁塔。
股权转折
“所以,银隆的情况,并没有网上传得那么悲观。”在某业内人士看来。
例如,前段时间,银隆股权拍卖事件沸沸扬扬。从7月10日开始,银隆的股权多次被挂在阿里拍卖网上公开拍卖,总计4805万股。特别是今年10月份以来,银隆股权拍卖次数更加频繁,因此有人揣测,银隆的经营问题很大。
对此,某业内人士却认为,这不但不是银隆的危机,还可能是一次好的转折。
以魏银仓为首的银隆创始团队和董明珠为首的格力团队在经营权上的纷争不断,双方割据对垒,对银隆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到目前为止,魏银仓掌控的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仍然是银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占股25.9895%;创始团队另一大核心人物孙国华控股的珠海厚铭投资有限公司,是银隆的第四大股东,控股9.5030%。而董明珠个人持股17.4627%,是第二大股东,“好朋友”万达和京东分别持股3.7313%和2.2388%,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阿里拍卖网的信息显示,这一次银隆被拍卖的股权是被冻结查封,由执行人委托拍卖的。而据企查查信息显示,目前在银隆股东里,相关股权被冻结的只有魏银仓和孙国华执掌的银隆控股和珠海厚铭。
这表示,此次被拍卖的是孙魏的股权。
“魏银仓和孙国华的股权被拍卖,对格力(董明珠方)来说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是银隆的一个转折点。”在某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次的股权拍卖,或许能够解决董魏对峙局面,有利于银隆经营走向正轨。
在他看来,这场股权拍卖应该是由董明珠主导的银隆,事先准备好的一件事。
“逆天改命”
事实也表明 ,虽然银隆近两年一地鸡毛,但是董明珠的确信守承诺,没有离开,反而注入更多的格力骨干。而且从股权上可以看到,万达和京东也没有离开,“老朋友”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董总。
银隆的发展始于资本,在一个资源和技术驱动的产业里,凭借商人“出神入化”的手段,打造了一个技术流派。如果说,钛酸锂只能成为电池的一个小众路线,那么银隆打造的数量庞大的产业基地,以及千亿投资都是“海市蜃楼”。
从这个层面来讲,现在的银隆和董明珠入股前的银隆,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别。中间不过是黄粱一梦。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正处在爆发的临界点,欧美市场的觉醒,全球车企的发力,技术的快速变化与升级,宁德时代的CTP、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特斯拉4680无极耳电池、5G车联网、无人驾驶公交......早已不是几年前,讨论磷酸铁锂、三元和钛酸锂哪个更有前景的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才开始转型的银隆有多能打,暂时还不好说。
不过,相比前两年到处爆红灯,现在的银隆“身体”状况要好很多。虽然网上还是很悲观,但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银隆在慢慢好转,相比以前的“蒙眼狂奔”,现在更“脚踏实地”。
或许“这一次的股权拍卖,可能真的是银隆的一个转折点”。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今年将引进换购纯电动汽车1230台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日媒:中日有望统一纯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2023-11-30
-
2018年纯电动汽车强势来袭 你准备好了么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警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2023-11-30
-
习近平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2023-11-30
-
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布2023-11-30
-
平安银行 电动车起火事件频发 工信部:正牵头编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南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