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充电桩市场的春天还远吗
充电桩市场的春天还远吗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跑起来、跑出去的关键。2018年,中国车市正经历着过去近30年都不曾遇到的“寒冬”。即使新能源汽车销量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处于整产业下游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跑起来、跑出去的关键。
2018年,中国车市正经历着过去近30年都不曾遇到的“寒冬”。即使新能源汽车销量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处于整产业下游的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也无法躲过这一个“寒冬”。“其实最痛苦的,是我们做基础设施的。2018年都是以万根为单位建设,但利润很少。”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位充电桩从业者感慨道。事实上,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还存在安全、布局、模式等多方面的短板。经历了粗犷扩张的充电桩市场只有走向规范、实现盈利,才能证明这一风口的价值。
经历“寒冬”,2019迎来“春天”?
现阶段,我国充电桩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推动密不可分。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充换电站(桩)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根,以此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0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8.5万根,其中交流充电桩18.3万根、直流充电桩10.1万根、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00万根。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10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504根,2018年10月同比增长46.3%。
数量并不代表着收益。据了解,充电桩建设回收周期漫长,目前各个企业仅仅是靠充电服务费回收前期的一些投资,再加上现在市场发展非常不均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程度高,大部分企业日子并不好过。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0月,28.5万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特来电运营11.8万根、国网运营5.7万根、星星充电运营5.0万根、中国普天运营1.4万根、上汽安悦运营1.3万根,这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6%,其余运营商占总量的11.4%。
对于这种现状,企业的信心很重要。“2019年可能是我们这些运营企业的春天,2020年将迎来火热的夏天。”业内人士预测,“投资在一二线城市的充电桩今年可以实现盈利。”
充电桩必须向充电网方向转变
早在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中就提出,有序充电技术侧重于解决“车—桩”互动问题,未来要考虑电网侧“车—桩—网”互动的实际应用,已建充电设施要能够满足“车—桩—网”的互动要求。
从充电桩到充电网的转变,需要跨专业、跨行业、跨企业等多方面多种技术融合。目前的充电技术分为柔性充电技术和有序充电技术。从各个运营商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来看,有序充电技术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充电建设和运营企业,特来电新能源董事长于德翔强调“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并提到,“新能源车一定要充新能源的电。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风口是电动汽车行业,为了适应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充电桩必须向充电网方向转变。”
其实,不单单是桩到网的改变,未来的充电形式会更加多样。鼎充新能源市场总监朱宝龙认为,未来公交场站的运营对电网的冲击会比较大。因此,以后可能会形成充电网和储能网相互融合,形成光伏与其他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的布局。
另外,为了让充电更便捷,现在国内的主机厂和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都在尝试做到即插即充,这是目前最高效、最直接的快充方式。星星充电北京公司总经理朱建忠介绍了刚上市的8000千瓦快充设施。之所以能够快速研发出产品,在国内率先开通不用充电卡的充电设备,主要得益于工业互联网在充电设施方面的应用:及时收集充电数据,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的喜好等,大数据的应用会使得研发的周期大大缩短。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相关数据,去年媒体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多达50多起。“一定要把安全第一放到发展电动汽车的首位。由于电动汽车所引起的火灾事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对行业如此呼吁。
作为国内最大的运营商,目前特来电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120万,充电量已经突破了16亿度。在安全领域,特来电开发了CMS主动防护体系和大数据平台的防护体系。具体来说,前者是当电池相关软件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CMS防护系统就会主动把电停掉规避后面的安全风险;后者则是通过和电池厂进行深度合作,对电池厂提供的特殊数据进行采集之后,这些数据会到达处理层面,就像人体检一样,根据扫描出来的数据判断充电是否安全。
“保障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只靠主机厂不行、只靠电池厂不行,只靠充电桩也不行,必须多个环节协同‘作战’。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鞠强如是呼吁。
抢占用户,下半场拼的是服务
现在的充电方案都是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充电服务平台正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充电桩已经不仅是一个电气产品,它还是一个软件产品。”ABB中国电气产品事业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业务负责人董志华如此说道。因此,作为桩企不但要懂互联,懂运营,还要懂用户。
消费者体验不佳、充电桩数量不够、现场秩序混乱、内部充电桩不对外、枪头设施损坏、平台太多……这些都成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混乱的表现。之前由于市场还处于起步期,很多企业盲目扩张圈地,导致出现很多僵尸桩,造成了资源浪费。从散桩过渡到集中式的充电站,放弃交流慢充桩,开始做大功率快充,现在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在一个正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业内人士提出:“这个行业没有敌人,都是朋友。做充电桩,就是解决电动汽车如何充电的问题。现在整个行业规模化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有15家。对客户进行分层之后,瞄准细分市场深耕发力,就能有立足之地。”
举例来说,针对采用新能源汽车运输的物流企业,司机白天在外面跑运输,晚上还要排队补电充电,第二天早上还要继续投入运营,车辆经常不能充满点。针对这个行业进行配套的充电设施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唐超洋表示:“目前,单单深圳、杭州、南京网约车的数量和出租车存电的数量就足以养活我们这些集中式充电站了。”更有人提出现在市场的空白点:目前在二三线城市,有很广阔的分时租赁的市场,但配套的充电体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
总体来说,整个充电基础设施的痛点是产品的技术提升和运营管理。这也不难理解唐超洋在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对行业的展望:“充电桩企业一定得沉下去,把它当做服务来做。而不是建个站无人值守,拿个硬币扫一扫就搞定了。充电设施基础行业的‘下半场’,还是要拼服务。”
-
十三五充电补贴奖励:50辆燃料车才抵1辆纯电动2023-11-30
-
日媒:中日有望统一纯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2023-11-30
-
沃尔沃投资电动汽车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等7条快讯2019-01-17
-
2018年新能源专用车总销量达10.8万辆;恒大设立充电桩科技公司2019-01-17
-
BP中国布局充电桩业务 最先落户上海嘉定2019-01-16
-
充电桩保有量已达77.7万台,同比增长74.2%2019-01-16
-
2018年1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19-01-16
-
车桩比3:1 2018年新增33.1万台充电桩2019-01-15
-
基于用车使用场景的充电解决方案研究2019-01-15
-
广州:新能源汽车同一停车设施充电首两小时内 免收停车服务费2019-01-14
-
国网、南网、特来电、万帮……合资=国家充电平台?2019-01-14
-
【电动汽车百人会】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加强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友好互动2019-01-14
-
北京发布2019年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项目补贴申报通知2019-01-12
-
向特斯拉看齐 大众成立电动车充电部门2019-01-12
-
南京新能源汽车充电收费标准出台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