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

诊断报告:四大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06-17 13:00:12
热度:

诊断报告:四大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所做的研究报告,原文标题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篇幅较长,我们分三期刊发,

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所做的研究报告,原文标题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篇幅较长,我们分三期刊发,本文为第三篇。

  第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诊断报告(一):主要战略目标需明确

  第二篇: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诊断报告(二):集中兵力可能全军覆没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整个创新链条中,技术研发只是一个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还要实现产业化,依靠创新配套资源的强力支持。从调研的情况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拥有的前沿成果并不少,只是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创新普遍面临技术、市场和政策三大风险。技术风险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但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市场风险包括能否被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能否进入产品公告,能否进入整车厂供应体系,能否获得足够的产业化融资,等等。从政策风险来看,企业还面临是否符合政策鼓励方向,是否能够享受到现有优惠政策,是否能顺利在市场进行上牌销售等等。整体而言,在上述三个风险中,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存在技术、基础设施、消费政策和融资困难四个主要障碍。

  (一)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从性能上基本不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例如根据调查,大部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的要求分别是300公里和2个小时[1]。因此里程焦虑和成本问题依然是阻碍其产业化的重要原因,这是世界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但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等最新技术成果信息看,这一问题会在未来2-3年内取得较大进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快

  除技术本身存在问题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除了政府推动的示范项目,以及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和一些集团客户项目外,在私人消费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导致充电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消费者相互观望的“鸡-蛋”困境难以被打破。

  充电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属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环保和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这些应该有但企业不愿进入的领域,政府应该积极介入。政府应在科学分析规划的基础上,先于市场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破解困境。当然,政府也应该在市场初步运转和企业愿意进入的条件下逐步退出,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从整合和创新的角度着眼,未来公共区域乃至私人领域的充电设施,不仅要具有充电功能,还应成为售电、缴费、广告、WIFI热点、电子商务、电信增值服务等综合服务终端,将其作为城市信息化或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运营者有盈利模式,进而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快速发展。

1  2  下一页>  
Baidu
map